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医学检验 > 复习指导 >

2010年医学检验复习: 尿道炎的中医治疗

2010-09-17 
如尿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淡竹叶10g。本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实、元胡、乌药、香附理气行滞,土茯苓、滑石、生......

编辑推荐:

细菌型痢疾杆菌的诊断与治疗

 尿道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于不性交,或洗涤用具不洁,或摄生不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伤及泌尿生殖系统,继而出现气血瘀阻、脾肾亏损等证候,所以临床上,本病常被分为下焦湿热、气血瘀阻及脾肾亏损三型治疗。

  1、下焦湿热型

  本型见小便频数短涩,或尿道有黄白色秽浊之物流出,女性有阴部瘙痒、带下量多、小腹疼痛,患者多伴有口苦口粘,脘腹胀满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浊。常用方药如下:

  石菖蒲20g 、车前子10g、 黄柏10g 、白术10g、 丹参30g、 莲子心10g、 败酱草30g 、忍冬藤30g 、土茯苓30g 、生甘草10g 。

  如疼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马鞭草30g;如分泌物多时,可加入木通10g,泽泻1.0g。本方既有清热除湿的车前子、莲子心,又有解毒化浊的石菖蒲、黄柏、败酱草、忍冬藤、土茯苓、生甘草等。

  2、气血瘀阻型

  症状常见有小便淋漓不畅,或尿道口有秽浊之物流出,或带下异常,小腹胀痛,舌暗,苔白,脉弦细。这是由于久病入络,或由于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气血瘀阻所致。治疗宜行气活血,化浊止痛。常用药物为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枳实10g、 元胡10g、 五灵脂10g、 乌药10g 、香附10g、 牛膝10g 、土茯苓30g 、滑石20g 、生甘草10g 。

  如尿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淡竹叶10g。本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实、元胡、乌药、香附理气行滞,土茯苓、滑石、生甘草解毒利湿。

  3、脾肾亏虚型

  主要症状为小便淋漓不尽,遇劳即发,或尿道口有白浊之物,女性白带量多,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这是由于久病失治误治,伤及脾肾。治疗宜健脾补肾,利湿化浊。常用方药为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10g、 黄芪30g 、白术10g、 茯苓30g 、山药30g、 山茱萸10g、熟地10g 、泽泻10g 、丹皮10 g、 牛膝10g、 忍冬藤30g。

  本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均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山茱萸、熟地补肾;泽泻、丹皮、牛膝、忍冬藤利湿、活血、解毒。[1]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