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政治 >

2009年高考命题立意观点设问角度预测

2009-07-05 

  “能力立意”的内涵是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质要求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能力立意”与“知识立意”的根本不同集中表现在怎样对待“现实问题”上,其实质区别是对待“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不同态度。

  

  ——以现实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新情景,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创设设问新情景。

  ——根据现实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知识,着重考查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什么知识就考什么知识,不怕重复。

  ——考查的知识是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一是主干知识;二是知识联系、体系。这是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的。

  ——提问内容是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试题设问内容是认识、分析问题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要求体现对现实问题(试题新情景)认识的思维过程。

 

  “实际问题”是培养、提高考纲规定的“四项能力”的载体。理解“实际问题”是准确回答“能力立意”高考试题的必要条件。只有了解、熟悉、理解“实际问题”,才能从整体上理解、领悟、把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立意”思想和试题新情景隐含的“观点”;才能正确解读试题信息、熟练调动运用知识、准确描述阐释事物、深刻论证探讨问题;才能正确沟通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写出既富有学科知识观点,又符合实际问题本质认识的时代和政策语言,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组织答案。

  党和政府现行方针政策精神是高考命题立意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的立意观点和设问角度是反映体现党和政府现行方针政策精神的。这是文科学科共同的特点,特别是政治一科的学科特色。不懂方针政策精神,就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预测命题趋势,就不能对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不能提炼出2009年高考命题的立意观点和设问角度。

 

  ——努力提高掌握知识的程度。正确、准确、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点)内涵;熟练掌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自如、迅速地建立针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新知识体系;掌握运用学科知识的方法。

  ——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的实质。从全学年度现实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和整体角度上正确认识;从党和国家一系列新方针政策的高度上认识;从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方针政策大方向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上认识。

  ——正确沟通现实问题与学科知识的关系。用真正正确理解的学科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用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要善于运用学科知识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知识联系);运用的知识能够说明实际问题的本质,不是简单、片面地理论与实际对接(用活知识);理论与实际要切实紧密结合,知识观点真正符合实际问题的精神要点(富含知识)。

  

  “观点”是指对“现实问题”(试题材料)认识的观点,即高考命题的立意主题(试题新情景主题)。“角度”是指“观点”与学科知识沟通联系的设问角度,即高考试题的提问角度。“角度”是高考命题设问内容的“灵魂”,也称“题眼”。“题眼”是“提问”的方向预测,“题眼”之下才是“提问”的具体内容。

  预测2009年高考命题立意观点和设问角度就是科学梳理归纳2009年高考可能作为命题材料的热点问题;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正确提炼运用学科知识对现实问题认识的观点、角度;并运用学科知识“答案式”地简析“观点”、“角度”。预计2009年高考将把以下问题作为命题立意的重点:(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6)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7)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8)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9)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11)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12)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13)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15)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16)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17)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