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工程硕士 >

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

2008-10-04 
引言: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的命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 ...
引言: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的命题范围涉及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北京安通学校2007年gct考试语文资料全集》总共有六个章节,分别是中国历史、外国近代史、地理知识、生物知识、军事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下是章节目录:

第1章. 中国历史
1.1. 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1.1. 知识体系
1.1.2. 要点详释
1.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2.1. 知识体系
1.2.2. 要点详释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1.3.1. 知识体系
1.3.2. 要点详释
1.4.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1.4.1. 知识体系
1.4.2. 要点详释
1.5. 宋元明清时期(907年—1840年)
1.5.1. 知识体系
1.5.2. 要点详释
1.6. 近现代史(1840年—至今)
1.6.1. 知识体系
1.6.2. 要点详解

第2章. 外国近现代历史
2.1. 知识体系
2.1.1. 资本主义兴起到工业代初期
2.1.2.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两次世界大战
2.1.3. 二战后的世界局势

第3章. 地理知识
3.1. 自然地理
3.1.1. 宇宙中的地球
3.1.2. 大气
3.1.3. 地球上的水
3.1.4. 地壳和地壳变动
3.1.5. 地球上的生物圈和自然带
3.2. 人文地理
3.2.1.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3.2.2. 能源和能源利用
3.2.3.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3.2.4.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3.2.5. 人口和城市
3.2.6. 人类和环境
3.3. 世界地理
3.3.1. 世界地理概况
3.3.2. 世界地理分区
3.4. 中国地理
3.4.1. 中国地理总论
3.4.2. 中国区域地理

第4章. 生物知识
4.1. 生物的基本特征及生物工程
4.2. 生物的物质基础
4.2.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4.2.2.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4.2.3. 细胞—生物的基本单位
4.2.4. 生物的新陈代谢
4.2.5. 生命活动的调节
4.2.6.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5章. 军事知识
5.1. 中国古代、近代战争
5.2. 中国现代、当代战争
5.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5.4.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著作、军队名称等
5.5. 世界军事

第6章. 法律知识
6.1. 法律概述
6.2. 宪法
6.3. 行政法
6.4. 经济法与环境法
6.5. 民法
6.6. 刑法

第1章. 中国历史

1.1. 先秦时期(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1.1. 知识体系

1.原始社会。
原始人群时期: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氏族公社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早期:山顶洞人;繁荣期: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帝和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奴隶社会。
(1)政治。
1)政权更迭。①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②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③商纣暴虐,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④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①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初实行分封制。③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
(2)经济。
1)经济制度:①西周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②春秋齐国管仲变法,鲁国实行“初税亩”,促使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2)经济发展:①农作物品种增多,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②青铜铸造水平高,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③商周的陶瓷业、漆器制造业迅速发展。④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周交通运输业发达。
(3)文化。
1)商朝了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出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
2)夏朝出现《夏小历》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夏商时期)。
3)商周时期已有了较为丰富的医药学、地理和生物学知识。
4)主要文献有《尚书》和《周易》。
5)雕塑和青铜艺术达到高峰。

3.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1)政治。
1)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后出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
2)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诸侯间进行兼并战争,出现战国七雄,最后秦国完成统一。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较为突出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经济。
1)铁器、牛耕的使用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2)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出现了都江堰和郑国渠等。
3)冶铸业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青铜铸造工艺、煮盐、酿酒等技术提高。出现了有关手工艺的专著《考工记》。
4)商业发达,城市繁荣。
(3)文化。
1)思想。春秋时期**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文学。出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诗人屈原,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成就极高。
3)艺术。青铜艺术和音乐、绘画艺术达到很高水平。
4)天文物理。春秋时期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墨经》中阐述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5)医学。出现名医扁鹊。

1.1.2. 要点详释

1.井田制和分封制。
(1)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一定的贡赋。春秋时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以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出现了“私田”,随着“私田”的增多,春秋后期的鲁国等先后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可见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周王把王族、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起诸侯国。作为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的。实施分封制的意义有:
1)有利于整个周王室有效地控制整个领土。
2)有利于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普遍实行,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中原文化,一些大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逐渐崩溃,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分封制瓦解的直接原因是,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大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齐桓公通过葵丘会盟迫使各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秦统一后建立了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二者都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春秋无义战”。争霸战争其实质都是大国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争夺对其他诸侯国支配权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使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各国为争霸权,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生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分封制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严重障碍,以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取而代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这主要表现在: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出现,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并逐渐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
2)在争霸斗争中,分封制、宗法制等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被破坏。新兴地主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进行了变法,确立封建制。
3)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的变革发表自己的主张、学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旧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4.奴隶制度的残酷性和进步性。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1)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没有剩余产品,所以不可能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
2)奴隶主用强制劳动代替了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并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奴隶,有可能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3)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另一部分人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同时,奴隶制度又是残酷的。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私有制,破坏氏族传统,为了实现对奴隶剥削和压迫,建立起残酷的国家机器。此外,奴隶主阶级为满足个人享受,奴役、剥削、虐待奴隶,如商朝出现了“人祭”和“人殉”。

5.百家争鸣的出现和影响。
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封建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形成了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同时私学的兴盛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王室衰微,各国纷争,政局的变化无常,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各阶层为了自身的利益,针对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思想的活跃和文化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和哲学、政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封建传统思想的确立奠定的基础。

6.禅让。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四方部落领袖)(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办事。尧死后,舜继位,随即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这种原始的**制度,史称“禅让”。

7.牧野之战。
周灭商的战役。周文王死后第四年春,周武王乘商军主力在东南的机会,率兵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会合西南的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族进攻商纣,经孟津进抵牧野(今河南淇县)。商军中的奴隶兵掉转武器,发动起义。周军进占商都朝歌。纣自焚死,商亡。

8.五霸。
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9.葵丘之会。
齐桓公建立霸权后,于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邀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要尊贤育才,选拔贤士,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的都要言归于好,目的在于巩固霸权。

10.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之际,晋国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之间、各新兴地主阶级集团之间互相斗争。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中行氏。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又灭知氏,三分其地。从此,晋国只剩赵、韩、魏三家,晋君成为附庸,奴隶制的晋国终于转化成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11.田氏伐齐。
齐本为西周初的奴隶制封国,国君姜姓。春秋末年,齐国奴隶主贵族除对奴隶进行残酷压榨外,对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的剥削压迫也十分严重,“民参(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在反对没落奴隶制的斗争中,不少人遭到刖足之刑,以致“国之诸市,屦(草鞋)贱踊(假足)贵。”贵族田氏为了取代齐国,用大斗出贷、小斗收进的办法,笼络人心,争取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的支持。后又联合鲍氏,消灭执政的栾高二氏,夺取政权,进行改革。田乞、田常为相时,又兼并其他贵族。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遂有齐国。十六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和为齐国国君。从此,姜齐为田齐所代替,成为齐国奴隶制转化为封建制的标志。

12.战国七雄。
指战国时魏、赵、韩、齐、秦、楚、燕七大强国。

13.商鞅变法。
战国时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政治改革。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一说在三年,任* 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鼓励地主恳荒,发展封建经济;要求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徭役;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普遍按军功给予爵位的制度,根据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采用李悝《法经》作为法律,编造以“伍”、“什”为编制的户籍,实行连坐法;规定成年男子分居,否则加倍赋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实行变法,并各乡为三十一县(一说四十一县),由国君直接管理;废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买卖,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颁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度。烧毁《诗》、《书》,打击儒生,并不断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反抗。“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乡邑大治”,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集权政权的形成,成为秦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转折点。秦孝公死后,奴隶主贵族乘机反攻倒算,商鞅被车裂的酷刑杀害。“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秦国日益富强,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4.合纵连横。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也叫合横、连衡。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就指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连横就指这些国家中的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地偏西,六国居东,故六国服从秦国谓之连横。公孙衍、张仪、苏秦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15.火牛阵。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击败燕军的战术。燕照王时,燕将乐毅攻破齐国,田单坚守即墨(今属山东)。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改用骑劫为将。田单用千余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兵随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杀死骑劫,陆续收复失去的七十余城。

16.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国大败赵国的战役。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包围韩的上党,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引起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达三年之久。秦昭王四十七年,赵国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大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退,另外布置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结果赵军被包围,困守四十六日,不突围,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万人也被俘坑死。从此赵国的实力削弱。

第1章. 中国历史

1.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2.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封建大一统时期。

1.政治。
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建立和巩固。
(1)政权更迭。
1)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7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2)四年楚汉战争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3)公元9年,王莽改制,西汉结束。
4)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东汉名存实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秦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汉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汉初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政治上汉初郡国制与封国制并存,铲除异姓王,稳定边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东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以“柔道”治理天下,重用文臣,加强监察制度。出现光武中兴。发展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3)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专权,导致统治黑暗。
4)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两汉实行编户齐民。

2.经济。
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经济措施。
1)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
2)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重农抑商。汉武帝稳定货币。东汉释放奴婢、鼓励开荒、提倡节俭。
(2)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1)西汉初期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东汉光武帝时出现“光武中兴”。
2)农业:农具改进,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人口增加。
3)手工业:冶铸、纺织、制漆、煮盐、造船技术进步。
4)商业城市繁荣。

3.民族关系。
秦汉时期以汉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
(1)匈奴。秦朝派蒙恬征伐匈奴,修长城加强边防。汉初由于国民有限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三次作战,稳定北部边郡。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双方和睦相处。东汉时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北匈奴,解除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西域。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 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3)西南夷和百越。秦朝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和南越设郡,进行有效统治。

4.对外关系。
秦汉时期中外交往开始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1)交通。汉朝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交通新纪元。
(2)东亚。秦汉和朝鲜、日本密切往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3)西亚。安息在汉朝和大秦之间通过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
(4)欧洲。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遣使来汉通好,留下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5.文化。
秦汉时期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交流频繁,成果世界瞩目。
(1)科技。西汉制订“太初历”,留下世界最早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医学上编订《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有名医张仲景和华佗。
(2)宗教。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哲学。出现唯物论者王充。
(4)历史。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
(5)文学。流行汉赋和乐府诗。
(6)艺术。绘画、雕塑等达到较高水平。

第1章. 中国历史

1.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2.2. 要点详释

1.秦完成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
1)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度,实行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3)民族之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趋势。
4)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5)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统一。
(2)主观条件
1)秦国商鞅变法比较稳定,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3)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又广泛招纳人才,再加上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终于用十年的时间灭六国统一全国。

2.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条件是,儒家思想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汉武帝时,随着中央集权的巩固,统治者迫切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加强政权上的统一。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使其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主张和道家等各派主张,提出“君权神授”,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儒家思想为封建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汉武帝为提倡儒学,兴办中央太学和郡国学校,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但儒家学说也束缚了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探索精神,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在整个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如西汉初期的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是必然趋势,人为的抑制其发展必然违反经济发展规律。所以在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抑制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

4.秦汉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国家统一、安定,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如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4)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5)生产工具的改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如牛耕、铁农具的普遍使用、耦犁法和犁耕法的出现、耧车、水排的发明等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秦亡汉盛的主要原因。
秦汉都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建立初期的重要历史朝代,但是秦朝仅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而汉朝存在了200多年,并一度出现了盛世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1)秦朝是由秦国经过残酷的兼并战争,统一六国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在强权之上树立了自己的地位。西汉则是统治者在亲历了农民战争之后,推翻秦朝的暴政,建立起政权的统治者比较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
(2)秦朝统治者推崇法家思想,注重实行严刑酷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生产遭到破坏。汉朝统治者推崇新儒学,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了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军事上秦经过十年统一战争后,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经济凋敝,又移民戍边、修长城,繁重的兵役徭役导致人民无法生存,这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因素。汉武帝则是在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国力强盛的条件下彻底打败匈奴,保障了北部边郡的安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
(4)赋役上秦增加徭役负担除了军事因素赋役沉重外,还为了满足个人享受而大举修宫建陵,引起人民不满。汉武帝除了军事因素外,征役还为兴修水利,如修建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易于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6.汉武帝的大一统。
(1)出现条件。
1)国家统一,西汉初年政局稳定,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政治条件。
2)经济上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积聚了一定的社会财富,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主要措施。
1)政治。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选择人才,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的控制,削弱王国势力;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军事。出兵匈奴,进兵南越。
3)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征收工商业者税收。
4)思想文化。“黑黜百家、独尊儒术”。
(3)影响。使秦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封建正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7.汉朝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1)主要形成原因。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的发展;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保护商旅往来,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古代商人不惧风浪。勇于探索。(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
(2)路线。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3)影响。
1)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铁器和许多生产技术由此西传,许多外国货物也进入中国,佛教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关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3)说明当时中华文明的影响、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与中外经济交流、文化交流,都有了明显的拓展,开始突破了仅限于周边近邻的范围,走向西亚、欧洲。

8.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封建制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参见“分封制”。

9.封禅。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目的在于宣扬天命论,麻痹人民。

10.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取得巨大胜利,但奴隶主贵族不甘心失败,他们仍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复辟旧制度制造舆论。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专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卢生、侯生等攻击法治和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将四百六十多名反动儒生坑死在咸阳。

11.约法三章。
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汉高祖)于公元前206年占领秦都咸阳,废除秦二世对赵高复辟集团的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保护地主阶级的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称为“约法三章”。

12.楚汉战争。
刘邦战胜以项羽为首的复辟势力、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亡后,项羽恢复分封制,实行分裂割据,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划地分封了十七个王。后来刘邦乘项羽出击齐地的机会,攻占关中,并继续东进,占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军事上处于优势,回军大败刘邦。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和项羽在荥阳、成皋(在今河南荥阳)间相持。同时,又派韩信攻占齐赵之地,使项羽两面受敌。公元前203年,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邦乘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并约韩信、彭越合围。项羽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不久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刘邦重新统一中国,即帝位,建立汉朝。

13.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不久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欲乘机刺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掩护。最后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刘邦始得乘隙脱险。

14.垓下之围。
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北京安通学校提供)。项羽粮尽援绝,又听到四面皆楚歌,以为汉军已得楚地,因突围南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

15.楚汉成皋之战。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军事力量上处于优势,刘邦处于劣势,两军在荥阳、成皋(在今河南荥阳)间相持。后项羽战败刘邦,占有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率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袭击,大破楚军,复取成皋。

16.白登之围。
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不断攻扰汉朝北方郡县,并与汉朝的割据势力勾结。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高祖亲率军三十余万迎战,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计,重赂冒顿的阏氏(yān zhī皇后),始得突围。

17.萧规曹随。
西汉初,曹参继萧何为相,继续执行刘邦、萧何的法家路线,一切根据萧何的成规办事。当时民谣说:“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之,守而勿失。”《法言?渊骞》:“或问萧曹。曰:‘萧也规,曹也随。?”李轨注:“萧何规创于前如一,曹参奉随于后不失。”后以“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18.文景之治。
汉高祖以来,贯彻“重本抑末”政策,重视农业,抑制工商奴隶主,经济逐渐发展,到文帝、景帝期间(前179—前141),更出现了经济繁荣,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19.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的叛乱。汉初,皇帝的亲属被分封到各地为诸侯王,封地大的王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吴、楚、齐三国的封地即占据全国的二分之一。诸侯王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勾结工商奴隶主,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成为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严重威胁。文帝、景帝两代曾采用贾谊、晁错打击诸侯王势力的建议,逐步削减王国封地。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汉朝中央派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个将军,三个月内即将七国击败,诸王都自杀或被杀,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后诸侯王国经过武帝的进一步削弱,从此名存实亡。

20.罢黜百家。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把为奴隶主服务的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建议“黑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儒家学说是思想上的堤防,对人民有很大的束缚作用,“为王者所当修饰”。要求“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到武帝的容纳并加以利用。至元帝时,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

21.马邑之谋。
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奴隶主贵族长期攻扰汉朝北方郡县,给各族人民带来很大灾难。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北京安通学校提供),武帝派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壹诱匈奴单于取马邑,又命李广、韩安国等率兵三十余万埋伏城外山谷中,俟机出击。后来单于率十余万骑入武州塞,中途发觉,引兵退归。汉武帝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自此展开。

22.巫蛊之祸。
汉武帝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当时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死于狱中。次年,武帝又派江充率胡巫四出追查巫蛊,被杀害者前后数万人。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大惧,杀江充及胡巫,并发兵抗拒,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后太子兵败自杀。

23.盐铁会议。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六十多名属于“贤良”、“文学”的儒生,围攻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以“为民请命”攻击汉武帝盐铁官营的政策是“与民争利”。对汉武帝反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战争,也攻击为“废道德而任兵革”,并鼓吹“贵以德而贱用兵”,罢兵休战,“两主和好”。桑弘羊舌战群儒,指责他们是“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妄图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路线。这次会议,由于桑弘羊的斗争,仅废除了酒类专卖。

24.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不断起义。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进行复古倒退的改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得买卖,宣称一家不满八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企图实现儒家设想的井田制。并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铸造错刀、契刀、大钱等货币,大量掠夺财富;还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王莽改制加深了人民的苦难,阶级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赤眉、绿林大起义。

25.白虎观会议。
东汉王朝举行的尊儒会议。在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之后,汉章帝为了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强化对农民的统治,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家经籍的同异,连月方罢。章帝亲自主持了这个会议,并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作为官方典籍公布。

26.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政,侵犯士族大地主的利益。世家豪族李膺、陈蕃等和太学生郭泰、贾彪等联合,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诬告他们“诽讪朝廷”,李膺等二百多名“党人”被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即位后,外戚窦武专政,起用“党人”,并与太傅陈蕃合谋诛灭宦官,事泄被杀。建宁二年(169年)灵帝在宦官侯览、曹节挟持下,收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杀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灵帝在宦官挟制下又命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称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第1章. 中国历史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1.3.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1.政治。
这一时期,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繁,政权不断更替。
(1)政权更迭。
1)220年,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80年西晋完成短期统一,但迅速败亡。
3)317年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420年,刘裕废晋自立,东晋灭亡。420年—589年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即南朝。
4)东晋时期,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政权,统称十六国。439年—581年北方先后出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即北朝。
5)南、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北周武帝改革,加强北周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鲜卑族封建化。

2.经济。
江南经济迅速开发,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1)江南经济开发,三吴、洞庭、鄱阳湖地区和成都平原农业发达,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曹魏、北魏时期北方农业恢复发展,十六国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3)手工业品种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
(4)由于战争破坏,国家分裂,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

3.民族关系。
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五族内迁,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密切联系。
(2)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布局打乱,各民族差异缩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高潮。
(4)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5)蜀、吴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4.文化。
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特点承上启下。
(1)科技。祖冲之精确推算圆周率;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
(2)文学。出现陶渊明等杰出诗人。
(3)艺术。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等成就突出。
(4)思想。道教改造、佛教盛行,无神论者范缜创作《神灭论》。

1.3.2. 要点详释

1.西晋和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不同特点。
(1)西晋时期民族融合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西晋统治者对内迁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其实和民族压迫政策,强迫他们纳税、当兵,甚至迫使他们成为奴婢,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各族流民和贵族反晋斗争不断,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和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民族融合进程加快。主要原因是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征战,加上联合斗争,打破了内迁民族聚族而居的状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婚姻、语言、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使南北对峙的矛盾缓和,各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和封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条件。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体以及主要流向。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他们原来居住在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从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这一流向的主体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和民族融合的推动。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这一流动的主体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
(3)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成为夺取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从而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黄河中下游地区,本已人口稠密,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增加了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南方人口相对稀少,而且自然条件优越,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4)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原人口南下江南,充实了江南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经济中心南移打下基础,为日后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人口的大量迁移,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流民起义和环境问题,如江南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1)原因。由于社会动荡,长期战乱,人们不能从现实中得到解脱,就把希望寄托在宗教思想上,这成为佛教广泛流传的土壤;佛教本身具有迷惑性,容易被人民接受;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大都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的传播。
(2)影响。佛教思想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但它并不能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修建佛寺大量消耗财富,寺院经济也随之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随着佛教的盛行,针对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思想上出现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艺术上同佛教相关的建筑、文学和艺术也同时得到发展。

4.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士族是以“门第”为标准而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他们以宗族为纽带,拥有众多的门生、故吏、宾客、佃客,世代为官,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士族在政治上,把持政权,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朝廷高级文官职位,差不多都由士族出身的人担任。经济上,广占良田,大量占有劳动力,免租免役,聚敛财富。文化上,崇尚清谈。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寒门。士族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非常注重门第身份的高低,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不许通婚,生活习俗也有严格的区分,士族不学无术,生活腐化,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南朝末年,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地位迅速上升。(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正如唐代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士族势力的寄生腐朽性,其衰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形成于魏晋时期;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隋唐时期受科举制度冲击,到唐末农民战争时被彻底摧垮而消亡。

5.租调制。
这里的租调制指的是北魏制定的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赋税制度。规定:凡一夫一妻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娶妻的四人、有奴婢八人或耕牛二十头,皆出一夫一妇之调。产麻的地区,以布代帛,数量相同。定额租调制的实行,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情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人心的安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孝文帝改革中经济方面的重要措施。

6.六出祁山。
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曾六出祈山攻魏:
1)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亮攻祈山(今甘肃西和北),战于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
2)同年冬,出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
3)七年,遣陈式拔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亮率军至建威(今甘肃成县西北)。
4)八年秋,魏攻汉中(治今陕西南郑),亮屯军城固(今属陕西)赤阪,魏军旋即撤退。
5)九年春,再出祁山。
6)十二年,亮由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出,同年,死于五丈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六役中,一次系防御战,故亮攻魏实为五次,出祁山仅两次。

7.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实权。晋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贾后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又使楚王玮杀亮,旋即杀玮。永康元年(300年)赵王伦起兵杀贾后。后又废惠帝自立。齐王、成都王颖、河间王 联兵杀伦,惠帝复位,专权辅政。 先与长沙王攻杀 ,再与成都王颖攻杀,颖专断朝政;东海王越奉惠帝攻颖失败,乘机进占洛阳。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打败颖,独占朝政,越再起兵攻 ,战败,与颖相继被杀。光熙元年(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掌握大权。八王之乱前后十六年,严重破坏生产,激起各族人民起义,各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义,争夺政权。

8.永嘉之乱。
晋惠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八王争夺政权的战争(见“八王之乱”),更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起义的时机,起兵离石(今属山西),国号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东),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派刘曜率兵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

9.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时实行的政治改革。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后,长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中心,遥制中原。地方政权多为贵族和豪强所把持。大量的浮户、隐户依附豪强,逃避封建国家的赋役。孝文帝时(471—499),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颁行俸禄制,禁止官吏自行向农民征税,统一财政收支。九年,颁行均田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便进行剥削。次年,又建立三长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责成邻、里、党三长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以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对农民的统治。孝文帝即位时年仅五岁,冯太皇太后临朝,以上的改革实由太皇太后主持决定。孝文帝亲政后,又进一步改革政治。太和十七年(493年)决定迁都洛阳。继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使鲜卑贵族与中原士族通婚,又改易服装,禁止在朝廷上讲鲜卑语,并注意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于巩固中国北方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加速民族融合,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0.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先属北魏尔朱荣,继归高欢,为镇守河南的大将。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因恐被高澄(高欢子)所杀,降梁为河南王。次年,与梁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叛变,攻破建康。太清三年(549年)攻下台城(宫城),武帝愤恨而死。景改立简文帝,分兵破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吴兴(治今浙江吴兴)、会稽(治今浙江绍兴),到处烧杀掠夺,都城建康几成废墟,长江下游地区受到极大破坏。大宝二年(551年),景废简文帝,立萧栋为梁帝,旋废梁帝自立,国号汉,建元太始。次年景被梁将陈霸先、王僧辩等所破,于逃亡时被部下杀死。

第1章. 中国历史

1.4.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1.4.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1.政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1)政权更迭。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政权覆灭。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唐朝灭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
2)军事上隋朝沿袭府兵制,唐朝加以调整并健全,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强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也导致地方军阀的形成。
3)唐朝前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武则天广揽人才;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盛世景象。
4)唐朝后期先后出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

2.经济。
隋朝在短期中实现繁荣,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后期经济凋敝。
(1)措施。
1)唐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障农时,减轻赋役,增加政府收入。
3)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杨炎实行两税法。
(2)表现。
1)农业上,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出现围湖造田和开垦山地的现象,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创制了新的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2)手工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术融入外来风格。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技术发展较快。
3)商业上,隋朝使用五铢钱,唐朝用开元通宝。长安、洛阳、扬州等兴旺的商业大都会形成。出现夜市、草市。

3.民族关系。
民族联系加强,民族政策开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1)边疆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北方的突厥、回纥,东北的 ,云南的南诏,西藏的吐蕃等,他们与唐朝政府友好往来,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步,另一方面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快发展。
(2)隋唐特别是唐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各少数民族政权或是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管辖,或是与唐和亲、会盟。虽也出现过战争,但和平友好是主流。这一时期,边疆巩固,疆域辽阔,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3)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社会生活。

4.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开放,对外关系繁荣。
(1)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海路可远达亚非各国。
(2)和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伊朗等多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
(3)隋唐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许多国家如日本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成果。
(4)唐朝也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成果,丰富本国的文化生活,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5.文化。
兼收并蓄,全面繁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1)科技。雕版印刷术、火药武器、僧一行的《大衍历》和测量子午线、《四部医典》、《唐本草》、赵州桥等都体现出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文学。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3)艺术。石窟、绘画、书法、乐舞艺术成就就多姿多彩。

1.4.2. 要点详释

1.隋朝大运河。
江南地区经过从三国到南朝的开发,经济有较大发展,已开始赶上北方。为了便利漕运和军事运输,以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东北通到涿郡(今北京),东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的联系,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2.三省六部制。
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而建立的。唐朝时沿用此制并加以改进,更加完备和周密。唐朝时,中书省和门下省是机要机关,中书省负责整理、陈奏来自各方的表章,并提出处理的初步意见,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以分割旧时丞相的权力,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六部分别为:吏部位列六部之首,管官吏的考核、任免、升降、调动。户部管土地、户籍、财政、赋税。礼部管礼仪、祭享、贡举等。兵部掌兵籍、军械、军令和武官任免。刑部掌法律、刑狱。工部掌工程营建、工匠管理、农田水利、交通建设等。(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和改进,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历代沿袭,名称虽有变化,但实质未变,一直沿用至清末。

3.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唐到清末实行了 1 300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来选择官吏。选官的依据是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形成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体制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进身之路,受到强烈反对,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也不利。于是从隋朝开始,改用开科考试取士的办法,这是科举制的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开设进士科,以文学取士。唐代又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算、明书等许多科目。其中主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明经科考试的重点是儒家的经义。进士科,唐初按照隋制,试策而已。中宗以后加试贴经、诗赋、并且偏重诗赋,难度较大,因而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初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的吏部主持,唐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主掌,经礼部主持的省试考中以后,还要经吏部复试合格,才能授官。若吏部复试不合格,不能授官。唐代科举制较隋朝完备,且规模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势力发展的需要。科举制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之门,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使官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巩固。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

4.均田制。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占地和自耕农占有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均田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在实行均田制时,地主的土地不受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导形式。北魏时期,北方由于长期战乱,人口流亡,大片土地荒芜,士族大姓兼并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孝文帝于485年颁布均田令,均田制的实行,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和流民可以得到土地,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也使许多依附农民脱离了豪强大族的控制而成为国家户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家兼并土地,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朝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将之作为国家的基本土地政策。唐朝前期,均田制对于缓和农民的土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唐朝中期,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中已无地可分配,均田制被破坏。

5.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与均田制相配合的赋役制度,是唐前期封建国家的主要税源。据《唐六典?户部尚书》所记,唐初“赋役之制有四:一日租、二日调、三日役、四日杂徭。”租庸调制以丁为征收单位,规定丁男(二十一岁到五十九岁)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或稻三斛,叫“租”;绢二丈、丝三两,不产丝织品的地方,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叫“调”;每年服役二十天,若不服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半,叫“庸”。以庸代役是唐朝的新创,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到780年,被两税法代替。

6.两税法。
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实行。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另立多种税目,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威胁唐朝的统治。780年,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设,废除租庸调制的一切杂税,改行以地税和户税为基础的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有一定进步意义,表现在:1)简化了税目和征收时间。税只有两种,时仅分两期,使官吏暂时不能擅自立名目,滥收硬派。人民的赋税负担相对稳定。2)实行了按资产征税的原则。两税征收的对象:一是户,二是地,户按资产定等,地按亩数征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3)两税法规定地税按亩数纳米、麦,户税按户等纳钱(实行征收时仍交绫绢),纳税多少与丁口多少无直接关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人丁和力役为主的赋税制开始转变为以土地资产和实物为主的赋税制,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4)规定对行商三十税一,改变了过去的重税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两税法实行第一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帮助政府克服了财政危机,使唐朝的统治得以维持。但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头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

7.藩镇割据。
藩镇,是唐宋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长官叫作节度使。节度使总揽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以后,各地节度使的地盘和军队进一步扩大,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1)唐中央对安史旧部处置不当,姑息养奸。(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节度使建制的扩大及其势力的膨胀,全国共有藩镇42个。藩镇割据的具体表现是:军事上拥有庞大的军队。经济上节度使往往兼任度支使和营田使之职,专擅财政,不向中央缴纳赋税。政治上,控制各地人事大权,形成了父死子继和亲信世袭的局面。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唐中央政府在德宗、宪宗时期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削藩斗争,但宪宗死后,藩镇势力又大了起来,直到灭亡唐朝并酿成五代十国的割据混乱局面。

8.玄武门之变。
唐初高宜次子李世民与长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世民先发制人,率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发动政变,世民射死太子建成,尉迟恭杀齐王元吉,击败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并杀建成、元吉诸子。高祖遂立世民为太子,二月后传位世民,自称太上皇。

9.贞观之治。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士族门阀势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为李世民(唐太宗)实行法治路线开辟了道路。贞观年间(627—649),人口有所增长,封建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封建史家美化夸大为“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誉为“贞观之治”。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在史学领域内加以颂扬,更颠倒成为地主阶级向农民实行“让步政策”的结果。

10.开元之治。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为唐代前期推行法治路线开辟了道路,封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唐玄宗统治的初期,地主阶级积累了大量财富。封建史家美化夸大开元年间(713—741)为:“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誉为“开元之治”。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者为了鼓吹阶级调和,也加以颂扬,并颠倒为向农民实行“让步政策”的结果。

11.安史之乱。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开元天宝之际,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今北京)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次年称帝,进入长安。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叛军所至残暴,人民纷起反抗。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庆绪所杀,长安、洛阳为唐将郭子仪等所收复,庆绪退守邺郡(治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庆绪,回范阳自称燕帝,并再度攻下洛阳。两年后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义穷蹙自杀,叛乱平定。前后历时七年多,严重破坏生产,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藩镇割据。
唐代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设河西节度使,至玄宗时,于各军事重镇分设节度使,州刺史也为所属,方镇势力渐强。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唐王朝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三镇分授安史旧将为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形势。节度使职位,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也多仿效,列镇相望。九世纪初叶,藩镇发展到四十几个,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藩镇间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唐王朝虽屡图削弱藩镇,但收效甚微。元和年间一度平定淮西等镇。河朔各镇也暂时服从中央,但不久又复故态。封建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将近两个世纪,人民遭受兵祸和残酷剥削,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13.牛李党争。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间的斗争。穆宗时,牛僧孺因得李逢吉引荐,一度为相,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接受维州(治今四川理县薛城镇西)吐蕃副使悉恒谋的归唐,牛僧孺居相位,令执送归还吐蕃。武宗即位,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牛僧孺还朝后也病死。两派斗争将近四十年。

14.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宰相李训等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内外协势,铲除宦官集团。他们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夜有甘露为名,诱使仇士良等往观,谋加诛杀。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仇士良率兵捕杀李训、舒元舆、王涯等,郑注也被监军宦官所杀,诛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第1章. 中国历史

1.5. 宋元明清时期(907年—1840年)

1.5.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宋元时期,国家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逐步走向统一。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封建经济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缓慢发展,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冲击。对外政策开始趋向闭关锁国。各民族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五代十国时期。
(1)政治。
(907年—960年)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短暂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在黄巢起义时,南方割据势力开始纷纷称王,先后出现了九国,加上北方刘崇建立的北汉,分别是吴、前蜀、后蜀、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史称“十国”。其中前蜀与后蜀、吴与南唐是相承关系。直到北宋建立后才结束了唐末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2)经济。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的割据政权为增强实力,大都采取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北方经济由于战乱频繁,遭到很大破坏。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使经济得到恢复,后周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2.宋辽夏金并立时期。
(1)政治。
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权”、“钱”、“兵”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把政权、财权、兵权收归中央。宋太祖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兵丁,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派文臣到地方作知州,管理地方行政。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结束了。北宋中期以来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包括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和赋税沉重引发的阶级矛盾;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对北宋的威胁等。为了克服封建统治的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的收入增加了,但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最终被废除。由于北宋政权的积弱,不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攻击。靖康之变后,赵构建立了南宋,偏安于江南。辽政权是10世纪中叶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唐朝末年开始强大,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皇帝。辽因居辽河流域而得名。西夏政权是11世纪初党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党项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北宋因其位于西部而称其为西夏。金是12世纪女真人建立的封建政权,他们生活在东北地区,是唐朝时期的黑水 ,历史悠久。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国,国号金。
(2)经济。
1)北宋时期。农业方面,生产得到发展,粟、麦、黍、豆等北方作物推广到了江南;占城稻推广到了淮河流域一带。茶树的栽培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地带推广。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以四川地区为最高。制瓷技术相当发达,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享有盛名,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磁都。矿冶业水平先进,用煤作燃料冶铁的作坊很多,山西、东京(开封)一带的居民已经用煤作燃料。城市和商业方面,东京(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其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城市里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南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完成了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方面,稻米和棉花的种植不断推广,产量不断提高。手工业方面,棉纺织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造船技术具世界先进水平。海外贸易方面,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可以东达朝鲜和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北方经济在战乱中也有局部的恢复和发展。金统治时期采取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
(3)民族关系。
1)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辽夏金政权的统治者们大多能够改革旧俗,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注重生产的发展,在政权之间的争斗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他们汉化程度很高,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是一支支带有军事性的蓬勃向上的力量。汉族政权的衰弱,少数民族政权的勃兴,形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间政权的并立,虽然有战争,但和平交往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民族之间的和与战。①辽与北宋。辽位于今东北地区,后扩展至幽云地区。北宋建立后向北发展,与辽国利益冲突,辽势力正盛,两国之间遂发生战争,多以北宋的失利而告结束,辽曾派20万大军南伐,北宋朝野震惊,有人主张迁都金陵,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使阵前士气大振,辽军受挫,与宋主动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北宋保证每年提供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约。此战之后,辽的国势渐衰,无力再向宋发动大举进攻,宋也无力进行北伐,两国关系转入稳定时期,两国在边界地区开设榷场,进行民族间的贸易往来。②西夏与北宋。西夏建立在北宋的疆域之内,一开始就遭到了北宋的讨伐,西夏积极备战。多次交战,北宋失利,失去对西夏取胜的信心,终于接受元昊的建议进行和议,确立了夏与宋的关系。夏对宋称臣,宋册封元昊为西夏国主,每年赐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沿边界开设榷场相互贸易。和议后夏宋关系比较稳定。③金灭辽和北宋。金崛起前后,辽的统治日益腐朽,金与北宋曾联合攻辽,1125年金灭辽。此后金不断南下攻宋。1127年包围开封,俘宋徽宗、宋钦宗及百官宗室 3 000余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后,金兵追至杭州,在镇江及黄天荡被宋将韩世忠包围,史称黄天荡之战,金军败退。1140年金军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虽有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将领,但由于统治者的投降政策,最终在1141年与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南宋每年向金纳岁币。

3.元朝。
(1)政治。
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此后灭掉夏、金等政权。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1271年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迁都大都(北京)。1276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后,元版图空前辽阔,是亚洲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实行了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远地区包括台湾和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我国的行政机构一直保留至今。元朝建立后,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地位,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按照民族成份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蒙古人,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可以担任官吏,拥有大量土地。第二等级为色目人,主要包括西夏人、中亚各族人、东欧人等,有一定的特权,可以担任低级官吏,可以携带兵器等。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包括女真人、契丹人以及北方的汉族人等,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十分富有,但在法律上受限制较多,也有一些人可以担任较高职位。第四等级为南人,主要指南宋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汉人。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很富有,但却受到元朝法律严厉的制约。等级制度与诸色户籍制度结合,形成了元朝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网络。虽然有等级制度存在,但蒙古人中依然有很多贫困者,第三、四等级中也有大量的剥削者,阶级矛盾依然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这种等级制度是阶级压迫与民族斗争的产物,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2)经济。
元朝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棉花种植的进一步推广,和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兴盛。黄道婆在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元朝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大都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队和使节。为了解决粮食供应的困难,元朝的漕运和海运发达起来。元世祖时开凿了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漕运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海运可以从长江口的刘家港经黄河、渤海到达直沽,再转往大都。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3)民族关系。
自两宋以来,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汉族地主的统治走向衰落,到元朝统一中国使这一过程达到高峰。蒙古人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使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4)对外关系。
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世界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旅行家络绎不绝来到大都,他们之中最闻名的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他写的《东方见闻录》不仅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富庶,而且还介绍了一些中国领先的科学技术。中外频繁的交往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了解,对各国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宋元时期的文化。
(1)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
宋元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长期的混战局面,社会安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元朝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大融合,各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再由于海运交通的便利,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比前代更加频繁,这一切为宋元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点高,基础雄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宋元文化的特征及主要成就。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其中三项发明于此时期。北宋平民毕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多年。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造出了司南,到了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传到欧洲,为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火药在唐朝时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四大发明造福于人类,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宋元时期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反映了这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沈括、郭守敬是宋元时期杰出科学家的代表。这一时期学校制度更加完备,中央有太学和国子学等,地方州、县学也很兴盛。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学习风气活跃。著名的书院有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等。《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名著,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司马光和西汉的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被并称为“史学两司马”。宋词和元曲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宋代著名的诗人是陆游,元曲作家的代表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绘画与书法艺术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表现市井风俗的绘画应运而生,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宋朝书法家代表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5.明清时期。
(1)政治。
明清时期,在政治方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经济上则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缓慢发展,封建的经济基础开始受到冲击。对外政策上开始趋向闭关锁国。民族关系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统治者认为必须加强君权,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明太祖朱元璋的改革从地方机构入手,废除行省分设三司,三司各行其职,不相统属,互相牵制,直属于朝廷,从而达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目的。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外还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明朝政府采取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以禁锢人们的头脑,使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由此可见,自秦始皇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已经强化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国家呈现比较安定的局面。这些措施也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扼杀了人们思想的进步,阻滞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明朝我国封建制度已经日益腐朽并渐趋衰落。清朝时期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统治者本身为少数民族,所以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才能有效地维护和巩固统治。此时我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衰落,反封建斗争日益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封建统治者采取防止封建制度瓦解的措施,集中体现为君主专制的加强。具体表现是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清朝初年还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加强对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迫害和压制。在君主专制加强的同时,封建制度却渐趋衰落。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对社会进步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明清之际,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东南沿海出现,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学说和具有近代色彩的自然科学都有所萌发,就当时中国文化所达到的水平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相差不远,但欧洲的社会改革和文化进步一日千里,中国则死水一潭,毫无生气,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2)经济。
因为农民战争的影响,明太祖认识到“民者,国之本也”,“民安则国安”的道理,从而实行了“安养生息之”的措施,主要包括: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军队实行军屯,作到“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推广植棉,兴修水利,提倡节俭等。清军入关前后,战乱持续了30多年,土地荒芜严重,垦荒屯田是发展生产的主要措施,主要方法有:实行“更名田”,承认农民对所开垦土地的所有权;以劝耕的多寡为考核官吏的标准,“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改革赋税制度,放宽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朝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主要是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棉布已成为广大人民的普遍衣料。清朝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前代。明朝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有些城市成为某些生产部门的中心。冶炼技术发达,采用焦炭作燃料,采矿已用火药爆破法。清朝时的发展表现为规模更大于前代。随着明朝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商品种类增多,商业城市以及手工业品生产交换中心增多,货币流通量大,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杭州、松江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劳动,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更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地区上、规模上、和行业分工上都超过了明朝。除了苏州的丝织业外,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制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多出现了雇佣关系。此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大商人向手工业投资,这一过程即是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的过程,商人也和手工工场主一样成为早期的资本家。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孕育了封建社会内部,从地域和行业上看都比较狭窄,发展都比较缓慢。从全国范围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整个社会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它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因受到残酷的剥削而一贫如洗,几乎没有购买能力,市场的狭小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封建地租的剥削率相当高,所以“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再加上封建政府的压制,制定行会制度、广设关卡、征收重税、控制生产规模,以及闭关政策等,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封建制度衰落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力。明清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适应了,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阶级手中,广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导致了封建统治的不稳定。封建专制的高度强化作用于经济时,起到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破坏社会生产的作用。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形成了对外政策上的闭关自守。它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渐趋落后,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都缓慢下来。
(3)民族关系。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之间的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一般认为,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之间的战争毕竟是短暂的,之后形成的是民族之间长久的和平和共同的发展。明朝建立后,蒙古贵族北逃,双方开始了长久的对抗。也先曾率蒙古人攻入明界,使沿边喧的汉族人“不得耕作放牧”,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于战争不断,明朝政府实行封禁政策,断绝了与蒙古族的正常交往和贸易往来,使单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人深受其害,他们缺少手工业品以及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结束对抗,恢复联系,发展生产成为蒙汉人民,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愿望。鞑靼的俺答汗几十次派人要求与明朝通贡互市,此后几十年维持了和平互市关系,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蒙古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明朝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蒙汉人民共同为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北部边疆作出了贡献。清朝前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开始兴建的时期,他们在逐渐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边疆的同时,还挑动民族矛盾,支持地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叛乱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斗争,往往和反抗外来侵略紧紧联系在一起。康熙皇帝平定了沙俄支持下的漠西蒙古的噶尔丹的叛乱,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一步控制了天山南北。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了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的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建立了中央册封制。还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管理西藏事务。清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清政府把全国划分为直隶等18个省,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
(4)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成祖时,明朝是世界上富强的国家。造船技术的发达和郑和自身所具备的优越条件,使他成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同西方航海家比较,郑和首创了航行时间最早、航行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体大、船只多、航行范围广、航行设备最先进等业绩,他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16世纪上半期开始,不断有传教士伴随殖民者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传教,培植亲西方势力,为殖民扩张效力。但其中也有人如利玛窦等,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文化知识,客观上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边疆。明朝中期,由于海防松弛,日本的海盗、奸商、武士、浪人等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抗击倭寇,保卫人民,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成为人民的强烈要求。戚继光在抗倭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捏卫了国家的安定和民族尊严,为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冠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民族英雄。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决心要“复故人之土”,毅然向荷兰殖民强盗发起进攻。1662年,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他们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世纪末期,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开始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侵占了我国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皇帝于1681年开始全面加强东北的边防。1685年和1686年两次组织了自卫反击战,赶走了俄国侵略者。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北部边界。康熙皇帝反击外国侵略,为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5)文化。
明朝中后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在封建主义的土壤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现象反映在思想理论界,产生了一批具有**色彩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代表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要求改革社会,向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的正统思想—孔孟之道发起挑战。他们强调探讨国家治乱的根源和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提出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这些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再加上中西方的交流、外来科技知识的引入,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李时针、徐光启、宋应星等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勤奋学习和调查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三大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这对后世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此后中国的科技文化就没有再产生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从一开始就受到摧残,不可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创造条件。当时的知识分子大部分追求科举功名,头脑僵化,思想被传统礼教严格控制,再加上对外政策上日益趋向“闭关锁国”,使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转向落后。明清时期小说是文学发展的主流,人们常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相瓣并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戏剧演出是城乡人民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京剧就是在广泛吸收其他地方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适应北京观众的爱好而形成的新剧种。18世纪末,四大徽班进京,之后形成了风靡全国的“京剧”,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魅力至今不衰。明清也是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产生了明朝绘画的“吴派”和清朝绘画的“扬州八怪”,说明文化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

第1章. 中国历史

1.5.2. 要点详释

1.交子。
我国最早的纸币。宋朝初年,四川的富商大贾为便于贸易,首先印制“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益州“交子务”严禁私人印造,改由官府发行。面额为一贯、五贯、十贯等,以七百七十文为一贯,定届发行,三年为一届,届满以旧换新。北宋后期改“交子务”为“钱印务”,改“交子”为“钱引”发行。

2.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宋代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善文,对于天文、地理、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学科无所不精,而且有多种论著,价值最大的是《梦溪笔谈》。此书为笔记体裁,乃他58岁闲居润州梦溪园时写成,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化学、药物,及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常识、工程技术、军事、政治等各方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书中还记录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元代的行省制度。
元代的行政制度。蒙古汗国初设行省沿袭金代制度,属于暂时性机构,称为行中书省。忽必烈即位后,行省改以派出机构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卷91《百官志》)至元二十七年,除中书省直辖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外,全国分为十个行省:湖广、江西、江浙、云南、岭北、辽阳、河南、陕西、甘肃、征东。行省下辖机构有路、府、州、县四级,有些还有军的设置,行省官之外设达鲁花赤,由蒙人担任,执监督之职。元代行省制度对后来影响较大。

4.郑和下西洋。
明初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人,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洪武年间入宫,随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历事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世称“三宝太监”。明人划分东西洋以婆罗洲为中心,婆罗州以西称“西洋”,以东称“东洋”、“文莱即婆罗州,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张燮《东西洋考》)郑和航海所到地区大多在婆罗州以西,所以称“三宝太监下西洋”。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304卷《郑和传》)郑和第一次远航是永乐三年(1405),用了两年的时间,到达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刺加、苏门答腊、忽鲁谟斯等地。此次航行共有船只63艘,人员 27 000多名,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长,可容千余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并具备航海图、罗盘针等最先进的设备。此后到1433年,郑和又先后六次下西洋,共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比西方哥伦布、达伽玛等人的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船队规模更是远远超过他们,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5.一条鞭法。
明中期以后推行赋役改革而实行的新制度。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全国纳税土地减少一半,而国赋总额不变,地亩赋额增多,摇役项目增多,享受免役特权的人增多,沉重的赋役负担使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断起义反抗。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张居正于万历初年任内阁首辅,开始进行改革。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赋役合并,以丁田分担役银。简化了项目和征收手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逃避赋役和官吏贪污舞弊,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项改革是唐朝两税法以来赋役制度上最重大的变革,它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奠定了基础。(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6.达赖与班禅。
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呼,即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顺治九年(1652)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亲自到北京朝见顺治帝福临,清政府特意为他修建了西黄寺,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从此法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洛桑盖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这样,清政府就确定了达赖与班禅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的地位,还规定了以后各代班禅与达赖都必须经过朝廷的册封。雍正四年(1726年)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同时也确立了达赖、班禅在行政上的首领地位。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规定了“金本巴瓶挚签制”,将达赖、班禅转世的确定权掌握在朝廷手中,更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7.八族制度。
清代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八旗制度是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为适应对外战争和对内镇压的需要,分别以黄、红、蓝、白四色旗为标志,建立了四旗。由于队伍不断扩大,努尔哈赤确立了八旗制度。八族为黄、红、蓝、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每旗兵力 7 500人,八族共6万人。努尔哈赤是八旗最高统帅,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牛录是八旗制度的基层组织,它以地缘为主,血缘为辅组成,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功能。到皇太极时期,对管辖区内的汉族人、蒙古族人,也用八旗制度编制起来,成为蒙八旗和汉军八族。八旗制度对女真人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日益减小,而成为一个军事组织,是统治者统治全国的工具。

8.军机处与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朝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年),当时正值朝廷用兵西北,军务紧急,内阁设在太和门外,官员混杂,容易泄露军机。为此,雍正皇帝在靠近内廷的隆宗门内特设军机房,作为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构。由于这一机构利于君主独裁,战事结束后保留下来,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构,直到清末(1911年)“责任内阁”出现才被撤销,存在约190年。军机处设军机大臣约五六人,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选任。军机大臣每日入值,随时准备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职责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做侍从和秘书工作。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处产生后,原有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了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了。军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构,军机处下不设官署,军机大臣无专职,也无定员,他们的任免皆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强化了皇权。

9.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理藩院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已深入到边区。

10.摊丁入亩。
又称地丁合一,是清代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赋役制度沿袭明代,由于大地主勾结官府,逃避差役,赋役严重不均。农民负担的丁税银十分沉重,不少人背井离乡寻找出路,也有人铤而走险起来反抗。清政府为了缓和矛盾,保证税源,稳定统治,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人丁户数为丁银征收名额,以后新增加人了,不再增加丁税。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好处,但分征田赋和丁税,赋役不均现象仍然严重。鉴于明朝由于赋役不均引发农民战争的教训,康熙皇帝开始了“均田均役”、“丁随地起”的尝试。雍正元年确定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直到光绪年间,大约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才在全国普遍实行。“摊丁入亩”,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役制度,改为以地亩为征收依据的赋役制度。丁银被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严重不均的状况,也表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对人口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这一赋役制度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社会矛盾。

11.陈桥兵变。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的政变。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赵普、石守信等的策划下,借口北汉和辽会师南下,率军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防御,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做皇帝,改国号为宋。

12.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与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兵权。开宝二年(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13.高梁河之战。
北宋初年对辽的战役。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率师攻辽,包围南京(今北京)。辽以全力来援,激战于高梁河(约在今北京外城一带),宋军大败溃退,尽失兵仗粮饷。辽军乘胜追击,至涿州(今河北涿县)而止。

14.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订立和约的事件。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辽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掠夺战争,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从王钦若、陈尧叟等之计,迁都南逃,因宰相寇 的坚持,勉强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城镇,又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射死辽大将萧挞凛(凛一作览)。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议。真宗代表大地主投降派的利益,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屈辱的和约,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15.庆历党争。
北宋仁宗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仁宗时,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农民起义渐有爆发,又受辽夏威胁,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巩固封建统治,要求有所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参知政事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整顿政事的主张。枢密副使富弼也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十三策,大意是“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等事。这些主张并未涉及制度的兴革,但仍遭到章得象等的反对,夏辣又指仲淹、弼与谏官欧阳修等为朋党,范、富、欧阳等均因此而遭贬逐。称为“庆历党争”。

16.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土地兼并剧烈,广大农民日益贫困,中小地主也大批破产,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并引起封建国家的财政危机。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次年为宰相。实行变法,设制置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条例司,整军理财,以谋“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并准备对辽和西夏的统治者进行反击。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言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及设置军器监等。此外,又罢诗赋及明经等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立太学三舍法,修撰《三经新义》,以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为新法培养人员,以期达到“一道德而同风俗”的目的。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起了压抑大官僚、大地主的作用,国家财政情况也有所改善。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大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纷起反对,形成统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斗争。熙宁九年,王安石被迫辞职。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后,新法被废。

17.花石纲。
北宋末年,统治阶级极度腐朽糜烂。徽宗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崇宁四年(1105年),使朱 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一石一木可用的,即直入其家,破墙拆屋,劫往东京。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号为“花石纲”。官吏又乘机勒索,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成为方腊起义的导火线。

18.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金贵族于大肆勒索搜括后,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携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北去,东京城中公私蓄积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19.黄天荡之战。
南宋初年抗金战役之一。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将兀术率军渡江,连破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次年,宋将韩世忠率水师八千,乘海舰从海口(今上海)进趋镇江,截击其归路。韩夫人梁红玉亲自击鼓指挥,使金兵不得渡。转即相持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世忠利用海舰的有利条件,分两道出击,用铁绠贯大钩,把金兵小船逐只钩沉。后来兀术凿渠三十里,由渠出江,反处上流,用火箭焚毁宋军海舰,才得渡江逃去。前后相持共达四十八日。

20.岳家军。
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当时诸军多以主将姓氏称某家,如韩世忠部称韩家,张俊部称张家。兵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

21.郾城之战。
南宋初年的抗金战役之一。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四路进攻,战线东至淮河,西至陕西。(北京安 通学校提供)岳飞派遣部队深入河南地区,并和河北忠义民兵取得联系,夹击金军;分兵收复颍昌(今河南许昌)、郑州、洛阳。他以主力驻在颍昌,自率轻骑驻守郾城(今属河南)。金将兀术率领韩常、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部精兵一万五千余骑,到达郾城北面,以重铠严装的“铁塔兵”列在正面,* 拐子马布列两侧。岳飞令将士各持刀斧,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军。岳飞正拟恢复河朔,以高宗、秦桧主张议和,未能实现。

22.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和约。绍兴十年(1140年)顺昌、郾城等役大捷后,高宗、秦桧竟放弃河南各地,撤退军队,一意求和。次年与金定议: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绢各二十五万。十二年春,金册立赵构(高宗)为宋帝。

23.襄樊之战。
南宋末年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蒙古至元四年),元世祖采纳南宋降将刘整建议,派阿术率军进攻南宋重镇襄阳,继又进围樊城。咸淳五年宋将张世杰援樊城失败,夏贵、范文虎往援又败,襄樊军民奋勇坚守。次年宋任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咸淳八年李庭芝派* 张顺、* 张贵率水师突破封锁往援,顺战死,贵入城后又突围应接援军,被俘牺牲。次年元军断襄樊通路,攻破樊城,守将牛富力战死,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此战相持五年有余,为宋元间最激烈的战役。

24. 山之战。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宋帝显德 二年),元军入临安(今浙江杭州),虏宋恭帝北去。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益王赵是、卫王赵沿海南走,立赵是为帝。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赵是死,继位,张世杰等退至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次年,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张世杰将战船千余,缚以绳索,率军奋战,以腹背受敌失败。陆秀夫负帝跳海死,张世杰集合溃军,准备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

2 5.靖难之役。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各王有护卫甲士三千人至一万九千人不等。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太祖孙)即位,因尾大不掉,用齐泰、黄子澄计,先后废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以讨齐黄为名,号称“靖难”。建文四年燕兵破南京。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即位,是为成祖。

26.土木之变。
明英宗被瓦刺军所俘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率军五十万人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就惊慌撤退;后来又想要英宗“临幸”他的家乡蔚州(治今河北蔚县)。行军路线屡变,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敌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为部下所杀。

27.夺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被瓦刺掳去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英宗弟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抗击瓦刺。次年英宗被释回京,景泰八年(1457年),得宦官曹吉祥、将领石亨、官僚徐有贞等的支持,乘景帝病重,发动政变,夺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废景帝,杀于谦。史称“夺门之变”。

28.庚戌之变。
明世宗时鞑靼军进攻北京的事件,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是庚戌年得名。当时严嵩执政,战备废弛,俺答率军入古北口,直到北京城下。严嵩恐战败无法掩饰,不准诸将出击,待鞑靼军掳掠后自行撤退。事后,嵩又包庇他的党羽大将仇鸾,杀执行他命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塞责。

29.倭寇。
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十四世纪日本南北朝时,在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海盗,进行走私、抢劫。明朝与朝鲜的李朝政府都因此大力加强海防。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总兵刘江大破之于望海埚(在今辽宁金县东北)。倭寇之势渐衰。十五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趋活跃。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大事焚掠。明政府下令停止贸易。此后倭寇见沿海防务空虚,便勾结土豪奸商流氓海盗,进行走私劫掠。十六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达数十万人。江、浙、闽受害最烈,山东、广东也遭波及。每年清明节后的阴历三、四、五月和重阳节后的九、十月,常为其活动时间。沿海人民奋起抗倭,长江下游沙岛上的沙兵,南汇盐民组织的盐丁,都力战有功,至今东南各地,尚有许多关于抗倭的遗迹和传说。后在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名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血战多年,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中,才逐渐解决。

30.戚家军。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导的军队。有义乌兵、浙兵、浙东杀手、炮手、南兵等名称,主要由浙东一带的农民、矿工组成。矿工富有斗争传统。他们经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的战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掩护,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31.三案。
晚明宫廷中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三案本身并不重要,只因一时争论很多,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打击东林党人,作一网打尽之计,所以有三大案之名。
(1)梃击案。
晚明三案之一。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光宗)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执后供系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杀太子。神宗与太子不愿追究,以疯颠奸徒为罪,杀张差于市,并毙庞刘于内廷了案。
(2)红丸案。
晚明三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即位后生重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 下泻药,病益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自称仙方。光宗服药后即去世。当时有人疑系神宗的郑贵妃指使下毒,引起许多争论。结果崔文 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魏忠贤专政时翻案,免李可灼戍,擢崔文 总督漕运。
(3)移宫案。晚明三案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死,熹宗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与心腹宦官魏进忠(魏忠贤原名),想利用熹宗年幼的机会,把持政权,据乾清宫。朝臣杨涟、左光斗等不让她与熹宗同居一宫,迫使迁至哕鸾宫,然后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议论很多,成为派系斗争的题目。

32.东林党。
晚明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钱一本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到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支持,被称为“东林党”。他们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企图重新稳定明政权,遭到在朝权贵的嫉视。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政,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因弹劾魏忠贤被捕,与黄尊素、周顺昌等都遭杀害。魏忠贤使人编《三朝要典》,借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为题,打击东林党,更使其党羽造作《东林点将录》等文件,想把党人一网打尽。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后,逮治魏忠贤;对大批庵党,定为逆案,分别治罪,党争才告一段落。(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33.复社。
明末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政治集团。崇祯时,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一部分江南地主官僚继东林党而起,组织团体,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太仓人张溥和张采等合并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组织的若干文社,称为复社。崇祯六年(1633年)在苏州虎丘举行大会。南明弘光时曾受马士英、阮大铖等打击。清军南下,复社人物吴应箕、陈子龙等曾参加抗清,顺治九年(1652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

34.萨尔浒之战。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两年后攻明,陷抚顺等地。明政府任杨镐为经略,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集兵八万八千余人,号称二十四万(一作四十七万),分四路进攻。后金集中八旗兵力六万人,先在萨尔浒(在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击破明主力杜松部三万人。然后回军击溃马林、刘两军,仅李如柏一军安全撤退。是役明阵亡将领杜松、刘以下三百余人,士兵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为明清之间的重要战役之一。

35.宁远之战。
明军击败努尔哈赤的战役。天启中,庵党高第任经略,放弃关外各地。袁崇焕坚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孤城,誓死不肯从命。天启六年(1626年)他领导军民,击败后金十余万大军。努尔哈赤在攻城时受重伤,退兵后即病死。次年,皇太极(清太宗)再攻宁远,又被击败。

36.赤嵌之战。
明清之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战役。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侵入我国领土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不断起义反抗。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春,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金门、潮湖,至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在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持下,攻克荷军的重要据点赤嵌楼(在今台南境),围攻荷兰总督府所在地赤嵌城(今台南安平),击溃敌人从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来的增援舰队。次年2月1日(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荷兰总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率部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37.嘉定三屠。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下江南,在嘉定(今属上海)进行三次屠杀。第一次在阴历七月初四日。侯峒曾领导的义兵失败,城破后死难两万余人。第二次在七月二十六日,清军镇压城外葛隆镇、外冈镇乡兵,大肆屠杀。第三次在二十七日,朱瑛领导的义兵失败,嘉定城再被攻破时。一说以上述的第三次为第二次,第三次在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蕃反清失败时。

38.扬州十日。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兵攻扬州,全城军民进行抵抗。据记载城破后清兵曾大肆屠杀十天,见王秀楚《扬州十日记》。

39.剃发令。
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剃发的命令。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一度颁布法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行颁布,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之内,尽依满族习俗,削发垂辫,废弃明朝衣冠。违抗者处死。人民对此曾进行反抗。

40.三藩之乱。
清初吴三桂等的叛乱。吴三桂等原为明将,降清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政权。清初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守广东;耿继茂为靖南王,守福建;称为“三藩”。后来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其中以三桂势力最大。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三桂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次年,称周王;攻陷四川、湖南。耿精忠(继茂子)也反叛,攻入浙江、江西;尚之信(可喜子)也响应三桂。同时广西、陕西等地地方督抚也相继反叛。这种军阀割据的叛乱,得不到人民支持,陆续被清兵击败,耿精忠、尚之信等相继降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桂在衡州称帝,不久病死,由其孙世在贵阳继位。后二世世败走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世兵败自杀。

41.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族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流以后,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进行统治,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但在改土归流过程中,对某些地区曾进行军事镇压,给若干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了灾害。

42.大小金川之战。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用兵攻打邻近土司,并杀伤清兵,清政府遂出兵进攻大金川。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莎罗奔兵败投降。二十年后莎罗奔侄孙索诺木联合小金川反清,清政府再度用兵,定边将军温福战死。清廷乃以阿桂为定西将军督军猛攻,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索诺木势穷请降,军事行动始告结束。

43.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时我国军队驱逐帝俄侵略者的战役。十七世纪中叶,帝俄侵略者开始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筑城盘踞。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使彭春、郎坦率领由八旗兵和福建籍藤牌兵组成的水陆军队,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驱逐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黑龙江沿岸的各族人民也积极地投入这场反侵略战争,如达斡尔族即有五百人参加军队作战。清军进抵城下后,先谕其撤走。俄将托尔布津不听。清军始发炮轰击。俄军势穷力竭,乃遣使约降,请许其退往尼布楚。彭春、郎坦等许其所请,并毁城而归。同年冬,侵略者知清军已退,乃重占其地,建筑土城。清政府获悉后,于次年冰消后,使萨布素、朗坦等再围雅克萨。清军击杀托尔布津,于城之三面掘壕筑垒,对城西沿江一面,驻泊战船,以长围困敌。后清政府获悉俄方已同意用谈判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即停止进攻,把围城的军队主动撤到瑗珲。

44.中俄尼布楚条约。
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界约》。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清政府与帝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该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存放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第1章. 中国历史

1.6. 近现代史(1840年—至今)

1.6.1. 知识体系

1.旧**主义革命。

(1)19世纪40—70年代。

1)西方国家的侵略活动。①19世纪40至50年代: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a.中英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获得工业生产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扩张。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于1840年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了中英鸦片战争。战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以中英《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4年,英、法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和侵略权益,提出“修约”要求,在遭到清政府拒绝后,英法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扩大了在华的侵略特权。沙俄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19世纪60至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和加剧。a.政治:侵略势力的深入与干涉中国内政外交。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一系列政治特权,并将其侵略势力伸展到内地和沿海通商口岸地区。1861午后,随着外国公使进京、总理衙门的设立,西方国家开始干涉和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与此同时,西方国家还不断在边疆地区制造危机,蚕食我国的边疆领土,扩大侵略势力。b.经济:经济侵略的加剧与对中国经济控制的开始。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发展到沿海全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总理衙门设立后,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和经济特权的获得便利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不断加剧,并开始控制中国的经济,逐步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

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传统社会结构的初步解体与半殖民地程度的发展。a.19世纪40至50年代:西方侵略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与社会状况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性质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旧**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b.19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国家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政治上,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外国势力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活动。在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扩大;外国势力开始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等经济主权;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独立地位进一步丧失。②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与统治集团的分化。a.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盲目排斥西方事物。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西方国家采取妥协政策。辛酉政变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b.清政府统治集团的分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在如何摆脱统治危机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分化。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为清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提供了基础。③中国社会近代化新因素的产生a.经济:中国近代工业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60、70年代,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商办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b.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诞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下,其政治、经济地位决定了这一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软弱性的双重特点。19世纪40、50年代,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出现,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首先在外商企业中诞生,19世纪60年代后.无产阶级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近代工业中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近代社会中的先进阶级,但在刚刚诞生时人数较少,其斗争尚处于自发斗争阶段。c.思想文化:中国近代新思潮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打破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陈腐观念。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随着西方事物的传人,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早期维新思想。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些主张为后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提供了理论借鉴。

3)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与抗争
①地主阶级先进分子的探索。a.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探索。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侵略,使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b.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在19世纪60至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②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的形式组织反清斗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太平天国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形成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革命纲领,并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壮大了革命力量,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天国政权颁布了洪仁制定的《资政新篇》,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了十四年的斗争后最终失败,为后人的斗争留下了经验、教训。

(2)19世纪80年代—1919年。

1)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①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国家为变中国周边地区为殖民地,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在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再次暴露.导致战争最后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法新约》和中日《马关条约》这些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00年,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各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经济上加紧商品输出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权和矿权、争相开设工厂等方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竞争。通过这些方式.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势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帝国主义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直接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③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为了分享在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利益,于1899年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美国的要求被列强接受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增长,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④扶植代理人。从20世纪初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开始采用扶植代理人的方式维护在华侵略权益,加紧对华控制权的争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转而扶植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作为侵华工具。“一战”期间,英美和日本帝国主义分别扶植各派军阀进行混战,维持和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展开对华控制权的争夺,在此期间,日本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几乎独霸中国。

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扶植北洋军阀维护其在华利益,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政局动荡的时机,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蚕食和侵略,其中以英、俄最为突出,日本则利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扩大侵略势力,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②清政府的政策调整和统治的结束。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以光绪帝为首的一部分官僚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挽救统治危机,因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归于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克服统治危机和维护专制统治,于20世纪初实施了“新政”和“预备立宪”,最终失败,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清政府陷于政治上的孤立。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③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军阀割据的形成。袁世凯在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建立起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对内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以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延续。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使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19世纪末,由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进行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探索提供了社会基础。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发展,掀起了旧**主义革命的高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时的发展。⑤近代新思潮的发展。19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不断传入,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和近代文化得到发展。进入90年代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大力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1901年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启蒙思想为武器,传播**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在此期间,以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学”,开扩了中国人的眼界。梁启超借鉴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史学革命”的口号,促进了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用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批判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转变为宣传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和抗争。
①中国农民阶级掀起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各种矛盾尖锐的山东地区首先爆发了义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势力,但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倾向,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900年后,义和团运动发展到直隶地区,冲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进行了思想准备。1895年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兴起,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维新变法运动进入“百日维新”的高潮阶段,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的变法法令,对旧制度进行了改革。但由于顽固派的破坏、阻挠和维新派力量的软弱,戊戌政变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维新变法运动作为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对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产生了重大作用。③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标志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1901至1905年,**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新阶段。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在此期间,清政府统治的腐朽进一步暴露,全国反清斗争发展,四川的“保路运动”直接促成了革命条件的成熟。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等重要法令,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破坏下,辛亥革命的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因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力量的软弱、涣散,这些斗争最终失败。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继续用封建思想维护其反动统治。“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要求建立**政治。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西方启蒙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思想武器,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科学”的口号下,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对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发起了中国近代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传播了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斗争的发展。但前期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脱离群众、全盘西化的局限,对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转向宣传十月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第1章. 中国历史

1.6. 近现代史(1840年—至今)

1.6.1. 知识体系

2.新**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思想领域继续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禁锢人们的思想。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人们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冲击,矛头直指儒家的传统道德。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天赋**的政治学说,用资产阶级文化对传统封建政治文化进行批判,从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推动五四运动到来的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发展,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提出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2)五四运动———新**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篡夺,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对内独裁,混战割据,对外卖国,投靠帝国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迅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日、美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直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运动从北京大中学校学生天安门集会示威面揭开序幕。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鲜明反帝反封的口号。6月初上海等地工人阶级举行罢工斗争,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同时,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成为有各阶层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爱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臭名昭著的几名卖国官员,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等,运动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而告结束。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它带着鲜明的彻底性和不妥协性。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3)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一度移至嘉兴南湖)。大会正式代表12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制定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选举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宣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面貌一新”的伟大征程。1922年在上海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二大”。会议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制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纲领和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至192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运动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斗争达到高潮。军阀吴佩孚残酷镇压工人罢工,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在“二?七”惨案中英勇牺牲。工人运动走向低潮和惨案的教训,使党认识到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须掌握强大的武装才能取得胜利。(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2)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独立性。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的“一大”。大会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革命主张,重新解释了三**义。把旧三**义发展成为新三**义。会议还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次大会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党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同年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官学校,以培养军事人才。它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是国共合作开展武装斗争的开始。

2)国民大革命的兴起。1924年冯玉祥将军乘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机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权,这反映在革命形势影响下军阀内部的分化。随后冯玉样将所部军队改称为国民军。同年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的邀请,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而抱病北上。他发表的北上宣言,表明了鲜明的反帝反封的立场。翌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为国事而屡挫屡奋的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于北京。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共产党员的努力下培养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的骨干。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省农运逐渐发展起来,共产党员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最为著称。1925年工人阶级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新高潮,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力地推动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了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军队进行第一次东征,打垮了与北洋军阀相勾结,并企图推翻革命政权的广东军阀陈炯明的主力。接着国民政府成立,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同年秋,又进行第二次东征,歼灭了陈炯明的残部,统一广东地区,为北伐建立巩固的后方。

3)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在革命形势高涨和广东根据地获得巩固情况下,为了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国共合作的国民政府于1926年决定出师北伐。北伐以直系吴佩孚、孙传芳,奉系张作霖为主要对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西路的两湖战场。1926年5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率先开赴湖南。北伐军打垮了吴佩孚的部队,并进军湖北攻克武昌,以共产党员发挥骨干作用的独立团赢得了铁军称号。中路江西战场,北伐军击溃了孙传芳主力,攻占了九江。东路北伐军沿闽浙顺利推进。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攻占南京、上海,不到半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玫府也从广州迁往武汉。同时,冯玉祥也在西北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率国民军联军南下,击退奉军,与北伐军会师郑州。大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北伐的胜利进军,引起帝国主义的敌视和恐慌,为了破坏和干涉革命的发展,英、日等帝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五卅惨案”、“沙基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为了反击帝国主义的专横干涉,各地人民掀起了反帝斗争,并一举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

4)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自大革命兴起以来围绕领导权问题的斗争非常激烈,革命洪流中潜伏着危机。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一直对革命营垒进行分化与破坏,寻找瓦解革命的势力与新的走狗。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不久,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暗杀了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潜伏在国民政府内部投机革命蒋介石、汪精卫也暗中进行打击共产党,伺机篡夺党政大权的阴谋活动。还在北伐军出师前,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所谓的“整理党务案”,就是其阴谋的重要步骤。北伐开始后,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攻占南昌以后,在那里设立行营作为驻扎地,并暗中与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进行勾结。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血腥摧残工农运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国共两党的合作完全破裂。

(3)国共的十年对峙。\!gq2 uL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