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复习指导:注重知识串联 提高解题能力

2008-10-03 
注重知识串联 提高解题能力 张登坤 河南省政治学科高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 深化能力 ...

注重知识串联 提高解题能力

张登坤 河南省政治学科高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

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突出特点。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是建立在全面、准确、透彻、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考试过程就是考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加以甄别选择运用的过程。命题者在高考命题时也往往在知识方面做文章,或变通表述语言,或混淆相似概念,或对知识延伸拓展,或将分散的知识加以整合,或转换理解知识的角度,或改变知识的依存条件与适用范围,等等。考生在答题中要能从容应对上述干扰,首先就要全面、准确、透彻和灵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平时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知识的串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串联知识,就是要根据全面、准确、透彻和灵活的原则掌握所学知识,做到把知识学“全”、把“准”、吃“透”、用“活”。

1、要把知识学“全”

把知识学“全”,就是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从微观角度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思路全面串联,而不能存在知识漏洞和缺口,特别是教材中有些内容的阐述并不完整时,更要引起注意。例如财政这一内容,教材在第五课第一节阐述了财政的含义,财政的主要环节即预算,财政的内容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与分配政策等知识点。大家在串联这一内容时,首先明确第一节主要是从“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角度来阐述的,至于“怎么样”即如何增加财政收入和如何合理分配财政收入,则要联系本课第二节“税收”、上册第三、四课中的“生产”以及第二课中的“宏观调控”等内容来理解。因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而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通过调节分配政策和加强税收征管也同样能使财政收入增加。至于如何进行财政收入的分配则要联系宏观调控的目标与任务,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这一知识。

把知识学“全”,还要求大家在宏观上依据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知识,要抓住主干,理清线索,构建框架,建立体系。例如串联经济常识,就要运用第一、二课的基础理论来讲解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通过把握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更全面、更完整地理解经济常识这一系统的知识体系。

再如串联哲学常识,要从宏观上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从而进一步把握它们各自的知识体系。唯物论主要由物质、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大部分构成。辩证法主要由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三大部分构成。认识论主要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论的辩证法两大部分。当然,上述每一部分又各自组成系统。例如,唯物论的物质部分,主要由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三个部分构成。又如,辩证法的矛盾观点,主要由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几个部分构成。其他部分亦是如此。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用图来表示:

应当注意,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在唯物论中贯穿着辩证法,辩证法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只有系统地复习哲学,才能完整准确、高屋建瓴地掌握哲学理论,才能把哲学知识联系起来,全面认识和理解哲学原理。

在复习哲学常识过程中,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联系社会现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地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因此,同学们在串联哲学常识时一定要掌握如下法则:首先是提出一个哲学原理,然后分析该原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最后从原理和内容的分析中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工作方法,即原理、原理内容、工作方法三个段式。例如,串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要说这一辩证关系的原理,然后分析该原理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如,串联辩证法中的矛盾特殊性,首先阐述这一原理,然后分析该原理的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特点。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知识学“全”,还要求同学们从不同层次、角度和侧面,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如上面提到的串联财政这部分内容时,可联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理解国家是如何有效地发挥财政作用的;联系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内容,来理解更好地促进财政增长必须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措施;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来理解应通过完善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联系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看病难”、“上学难”等热点问题,理解需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通过上述串讲,同学们可以拓展视野,更全面、更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知识。


2、要把知识把“准”

把知识把“准”,就是在知识串联时要求同学们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原理、观点的依存条件与适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复习与考试中不会出现失误,不会将相近、相似、相关等易混知识相互混淆,针对试题中命题者设置的偷换概念、改变内涵与外延等迷惑性陷阱,才能擦亮眼睛加以识别,从容自如地予以解决。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文综测试卷政治试题,我们发现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但试题的“基础性”特点十分显著。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哲学基础知识,准确把握其内涵、实质,才能把题答好。大家知道,在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中,其中一层就是“恰当使用经济、哲学和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答案语言要科学规范,就必须向教材语言回归。教材中的政治术语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考生只有熟记教材语言,才能避免出现语言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现象。这就要求同学们串讲教材要在“准”字上下工夫——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原理的条件与范围。例如,“民族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完全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又如,**与专政的关系只存在于**制国家;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原理只适用于建立了政党制度的现代国家,而不适用于古代国家,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现代国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要以商品经济的存在为前提,但也不是有了商品经济,市场就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只有商品经济在整个社会中占了统治地位,一个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3、要把知识吃“透”

把知识吃“透”,就是要求大家串联时应深入理解知识,不仅要明确知识的表述语言与表达方式,把握事物的特征与表象,更要准确、透彻地把握概念、原理的内涵,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把握事物之间、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配;二是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在这三个作用中,第一个作用是由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引起的,这个作用实际上就是市场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即市场在竞争、价格和供求这三要素的作用下,资源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流向供不应求、迫使需要的领域;第二和第三个作用则是由价值规律的内容决定的,其中第二个方面是促使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利用,第三个作用是使劣势企业的资源流向优势企业,这既能使资源流向社会需要的企业或领域,也有利于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大家只有明确了价值规律的形式、内容和作用,才能明确为什么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价值规律配置资源,而之所以讲“实质”是因为市场配置资源只是价值规律第一个作用的发挥,而价值规律还有另外两个作用,价值规律不仅要调节商品交换,还要调节商品生产,因而市场的作用并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全部内容。在串讲时只有准确把握了价值规律的本质内涵,才不会把价值规律的作用同市场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等同起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