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化学 >

08高考化学复习:在习题中如何应用电子守恒

2008-10-03 
 天津第四中学 刘英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高中 ...

 天津第四中学 刘英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高中的教学。而解决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问题又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题目中经常出现。充分的利用守恒思想来解决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方法。

  电子守恒也就是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正确地利用此方法解题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守恒,但是很难熟练地应用电子守恒计算的技巧。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并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根据学生对公式的掌握远远比文字描述更好的前提下,我对电子守恒作了简单的改进。

  例如: 在下列反应中:p cuso4 h2o→cu3p h3po4 h2so4,1molcu2 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a.-mol  b.-mol  c.-mol  d.-mol

  解析:很多学生做本题的解题思路是:

  先配平:

  11p 15cuso4 24h2o=5cu3p 6h3po4 15h2so4

  再找得失关系:15cu2 →15-

  -→h3-

  15molcu2 反应后生成6molh3po4,所以1molcu2 可氧化-mol即-molp,错选c,错在忽略了p元素的歧化反应,即6molh3po4中有一部分p是通过自身歧化得来而非被cu2 氧化。

  这种解题思路不但麻烦,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我的改进点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即 总得=总失;我们又知道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即:化合价总升=总降,因此在做题过程中我尽量用化合价来解题。鉴于此我把化合价的这个变化总结成了一个公式:即n1×△↑=n2×△↓(n1,n2表示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物质的物质的量,△↑、△↓表示该物质化合价的变化)这样一来使感性认识变得很直观,解题也方便了不少。

  因此本题我们标出化合价后知道,“1molcu2 能氧化p”铜化合价降低1价,p化合价升高5,代入公式后1mol×1=n2×5,从而得出n2=-mol,得出正确答案是:a

  应用本公式后,将问题大大简化,避开配平的繁杂过程。经过我的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明显比以前大大提高,错误率也明显减低,当然本公式不仅可以确定物质的量,还能确定化合价,例如:

  24ml浓度为0.05mol/l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 6 b. 3 c. 2 d. 0

  解析:na2so3→na2so4 设产物中化合价为a

  代入公式24ml×0.05mol/l×2=20ml×0.02mol/l×(12-a)

  解得a= 3 答案为b

  注意: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存在得失电子守恒,关键要找准化合价升、降价的数目,即指的是该物质化合价的变化,包含了角标。

  类似的题目还有:

  在kno3 s c→k2s n2 co2反应中,被1mol kno3氧化的碳的质量是

  a.21g  b.18g  c.15g  d.12g

  正确答案:c

  在反应cuso4 fes2 h2o→cu2s feso4 h2so4中,1molcuso4能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