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语文教案 >

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案

2014-09-08 
一、知识储备诗歌中的形象具体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物和物象。人物形象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案: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一、知识储备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物和物象。
人物形象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的题目,主要考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概括人物特点。再次要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的情感。
诗歌中的景物主要体现在意象和意境上,解答此类问题时主要侧重这个方面。
高考考察意象多三个角度入手:寻找特定的意象,把握意象的特征,分析意象的作用。
意象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内容表达的作用,情感表达的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有何作用。(诗歌常见的意象有关知识必须要熟知)
B.对意境的考察:用诗中的意象进行组合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物象:在咏物诗中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
解答此类诗歌时,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征和内在品质,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其次要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方法指南
分析人物形象类的答题步骤:
概括分析刻画了什么形象。B.结合相关诗句分析C.分析、概括形象的特征、社会意义或蕴涵的感情。
分析景物类的答题步骤:A.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事物形象的答题技巧:A.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B.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C.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典例精析
例一:                          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②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注:①傅岩叟:稼轩友人。②莫邪:古代名剑。
 问:诗中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1分)他挑灯看剑,雄心振起,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未可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2分)
体悟印证:                     《双调大年夜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娥眉淡子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问:本曲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
答:     

例二: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此词作于诗人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
问: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怎样的景物?
答案: 词的上阕描写了凋零殆尽的荷花、昏暗迷蒙的天空湖水和分飞的燕子,给人一种孤寂凄清的感觉。面对孤寂凄清的景象,作者独自一人,孤单寂寞,表达了词人被撤职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体悟印证: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点绛唇
  林 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 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
  (1)“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南海旅次
  曹 松
  
  (1)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 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 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废 琴
  白居易

  【注】 ①玉徽: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早 梅
  柳宗元
  
 【注】 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②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注】 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五言诗,完成题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 籍
  
  (1)本诗运用了动静相生的手法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鲜花

  

  更多相关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读书人网将定期的对本页面进行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com/)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