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其它教案 >

杂谈“粉笔盒工程”与班主任工作

2007-01-21 

“粉笔盒工程”与班主任工作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中心小学 俞伟芬

每每上课,老师必要接触的定有粉笔。当老师们拿起一支粉笔的一刹那间,偶尔会闪过:“这讲台太脏了;这黑板擦得不够到位,前节课的印痕还分明可见;这粉笔槽里的灰积得太厚了;粉刷到哪儿去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小问题。

其实,这些小问题如果出现得较多,就已足够反映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至少可见学生的卫生习惯如何?

粉笔盒在讲台上随便乱放,粉刷常常找而不见或是不擦还好,一擦竟是湿。问问说是用水擦黑板时不小心弄湿的。这其实可照见“什么东西放何处,何处拿放回何处”的习惯没有养成。以致于教室中乱堆乱放、损坏公物的现象不断。

如何改变这局面?我们通常只有规定,要求。可我们却丢失了教育的最关键的一点:提供与培养。有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这就如行走在一条见不到一个烟蒂的大街与一条纸屑果壳随处可见的马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不文明的人想扔点果壳在“文明街”上也会努力寻找垃圾筒;而“杂乱街”中的文明人也会出现随便一扔度个方便的事儿。为此,给学生提供能引起注意的整洁美观的“粉笔盒”很有必要。如此,才能让他们能在见到、用到时,注意保洁工作,维持美观。粉笔盒虽小,但真正能一直“洁美”恐怕也称得上是一个“工程”。好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维美之行人皆能之。在提供前就明确规定要求,否则“损美”之举仍会出现。人无完人,何况四、五十个学生,难免出现一点偏差,这就需要“培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培养在行动之前,更有必要。对学生讲明为什么要维持这个“粉笔盒”之“洁美”,如何维持?这就需要制定一些比较细小的规则或要求,如由谁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这就是有“责任”可查,也就有了“责任感”保证;这个盒子准放哪些东西,数量多少,这是保证该盒的“专一”,防止“侵权”后带来“杂乱”;同时,保证盒内物品“安全”。说起安全,还得指导盒子该放桌子的何处?光说“右上角”,学生免不了与桌边贴得分毫不差,接下去就又是“不小心”事故发生,整个遭殃。当然,最后得规定自己和学生用好盒内物品后重返原址。

粉笔头不再横满粉槽,甚至散落于地。为了长期维持,这就得发挥班主任的“老太婆念经”精神。要不,一阵风后,学生又可能旧病复发。如此,平时再留意粉笔盒上灰尘有否积厚,油漆是否有划痕等,看似细得过头,但却是能有工作的成效。因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仅适用于记忆,也适用于习惯。只有前面理解了工作、把工作做细了,才能出现后面工作的轻松与有效。学期结束了,粉笔盒是否完好如前,就能折射我们在这地方工作有否做到位。

我想,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秘决的首要是“提供”。你提供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环境?然后才有“规定”,再则是“培养”,最后才是日常维持。孩子们毕竟还小,还是在维持美的过程中培养创建美比较合适。虽然保守点,但一定有效,更何况欣赏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工作着工作着,我们还能发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美好创造。

想来想去,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一个“粉笔盒工程”。如何使盒内的粉笔保齐、保洁、保美,工作就得做得像盒内每支粉笔在划向黑板时飘下的点点粉尘一般,细而又细。只有把具体的班主任工作分解得小得不能再小,才能体现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价值。

杂谈“粉笔盒工程”与班主任工作[全文结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