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

2017-09-2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 去商家看看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 去商家看看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

1812年夏天,欧洲的主宰者拿破仑率领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军队进军俄国,相信他会横扫面前的一切事物。然而,他的帝国不到两年后就沦为废墟,俄国则赢得了胜利。这是首本深入探究俄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关键角色的历史著作,再现了两大帝国之间前所未有的史诗性战斗。

网友对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的评论

之前了解的法俄战争,主要是西方人(包括法国人、英国人,甚至德国人等)眼中的战争,本书则是从俄国人的角度讲述这场战争。只有了解了双方的说法,才能了解战争的全貌。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描写的俄法战争不同,本书是一个历史学家讲述的俄法战争的全景故事,应该说更真实地写出了那一次俄法战争以及最后演变成世界大战的史实。尽管书名为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作者的着眼点并非战争本身及战斗过程,而是从军事、补给以及外交等诸多方面,包括战争资源、动员能力、兵员组成以及马匹的补充,俄法双方或联军与拿破仑在战争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和失误等,说明了俄国以及联军为什么能够最终打败拿破仑。因此,战争过程在本书中占的篇幅相对较少,喜欢战争故事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此书名不副实。
另外想要说明的是,1812年并非俄法战争的决战年,博罗季诺会战只不过是俄法战争一个重要战役,而非俄法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撤出莫斯科直至败退出整个俄国也不是法俄战争的结束,更不是拿破仑的彻底失败,当时不过是打了个平手。实际上,1813才是战争的重头戏,才是决定拿破仑与俄、普、澳等国联军胜败的关键一年,1814 年才是整个战争的终结,而缘起则可以追朔到1807年,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俄法战争历史。本书不仅讲述了1812年的博罗季诺会战,也讲述了1813年的卡茨巴赫河会战、库尔姆会战及其中最激烈的普里斯滕战斗与莱比锡会"rest":"战等。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厮杀,也包括战争综合资源的比拼。在世界性的战争中,外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库图佐夫是1812年博罗季诺的英雄,而且以及大的勇气决定放弃莫斯科,避免与拿破仑决战,保存了俄军主力,拖垮了拿破仑,但真正的主角则是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尤其是1813年建立的多国反法同盟,组建起俄、普、澳等国联军,推动、协调联军的军事行动,确定战争的目标,亚历山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无人能比的。<br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年多之前的1812年,拿破仑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入俄罗斯,经斯摩棱斯克、博罗季诺等,一路攻入莫斯科,结果不到两年,战局急转直下,俄军加之后来的俄、普、澳等国联军又反向一路攻入巴黎,整个俄法战争充满了戏剧性。<br />本书的翻译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有些段落的翻译确实有问题,需要反复看,仔细琢磨才能弄懂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些语句转折不当,有的语句逻辑上有问题,有的语句太长,没有适当的断句,此外也有一些错别字,如把“部署”误写为“布署”甚至“布景”等。下面是我从书中发现一部分问题。<br />一是人名的翻译,我曾在一处回应中说过我的看法,译者虽有所宗,但仍觉不尽如意,如巴格拉季翁(巴格拉季昂?)、本尼希森(本尼格森?)、叶丽萨维塔(伊丽莎白?)和霍亨佐伦(霍亨索伦?)等;<br />二是部分名词、文字、数字和逻辑错误,例如:<br />1.在66页第二段中,“彼得堡兵工厂在1811年引进了一台蒸汽动力发生器,以此驱动所有的车床和钻探设备”,这里的“蒸汽动力发生器”似应译作“蒸汽机”即可。<br />2.在170页第一段中,“不管这个建立在谨慎基础上的战略有多么不适合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我们必须记住,在一线部队后方没有任何已经组织起来的后备单位,第一、二军团的全军覆不可能对祖国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一定不能被损失一些省份吓住,因为国家的存续取决于军队的存续。”这里的“全军覆不可能……”应为“全军覆灭可能……”,否则逻辑上是不通的,语义也是不同的。<br />3.在176页第三段中,“因此一个俄军步兵师应当有6000名战列步兵和3000名轻步兵,尽管由于疾病和执行分遣任务,事实上没有一支部队能达到上述理论数字。”这里的“尽管”二字纯属多余。<br />4.在290页第二段中,“拿破仑在莫斯科期间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步兵补充,这使他的总兵力恢复到10000人以上,填补了博罗季诺会战导致的大部分人员缺口。” 我认为这里的数字有误。<br />5.在419页中,“然后他把战斗托付给由利芬率领的步兵和伊拉里翁•瓦西里奇科夫麾下骑兵训练有素的作战技能”一句不通。<br />6.在551页中的“圣普列斯特战败的消息更无助于缓解亚历山大的恐惧”一句逻辑上不通,自己的将领战败怎么会缓解自己的恐惧?"

首先来说说这场战役本身。过去流传的说法大多把拿破仑征俄失败归因于天灾,实则为人祸。本书从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的第二次交手(1807年战役)入手,到征服后者的1814年战役告终,以战争的发展为主线,又不局限于撰写单纯意义上的战斗历史,而是将战争作为政治的一个手段,与外交、工业、农业、经济、人事等方面放在一起论述。通过两国对战争方方面面的准备,就使读者可以清晰地领悟为何拿破仑的失败是人祸而非天灾。这是有别于传统论调的客观观点,也是本书最为闪亮之处。
其次我要谈谈视角问题。既然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席卷全欧洲的战争,各个参战国家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西方世界的现代研究多参考英法德语文献,对俄国自身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二次文献。俄国是拿战时代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于终结拿破仑帝国起了重要作用,而俄国本国的出色研究却很少为西方乃至全世界所知,颇为遗憾,一是因为语言不通,二是因为冷战对峙。本书为中国读者打开一个新视角,从俄国角度来看待同一场战役,可以获得许多不同于传统论调的新观点,毕竟兼听则明。
最后我要介绍一下中文版译者。他是目前活跃在中国拿破仑论坛的一位领军人物,通晓英法德俄语言,阅读过大量一次与二次文献,尽管是一位年轻学者,却在拿战研究方面有很深厚的功底。在他的指引帮助下,我也有幸进入中拿论坛参与讨论,开始关注1812年战役和俄军的表现。本书的译名颇为考究,对以往流传的"rest":"许多不恰当的译名做了更正。虽然本书的某些句子的确拗口,但译名不应被视为本书的缺点,恰恰是中文版的一大亮点。比如前面已经有网友提过“大帝”和“大王”的区别,我再多说一句。国家是帝国,君主才是皇帝;国家是王国,君主只是国王。国内读者受中国千年帝制的影响,一提到君主就以为头衔是“皇帝”,殊不知开创周朝800年基业的姬发也不过是个周武“王”。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有别于波旁王朝的法兰西王国,俄国自彼得大帝以来改沙皇俄国的国号为俄罗斯帝国,所以拿破仑和亚历山大的头衔都是“皇帝”。至于巴格拉季翁,这是采用了新华社人名译名手册的标准译法,毋庸置疑。叶丽萨维特和本尼希森则分别是俄语和德语的音译。在翻译人名时,除了约定俗成的特殊情况外,一般要根据出生地和血统来源选择当地所用语言进行音译。比如英语中的凯瑟琳(Catherin),在俄语中的斯拉夫化名字就只能翻译为“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亚历山大一世的奶奶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而非“凯瑟琳二世”。因此,我在这里请各位读者把眼光放得更远,打破语言的桎梏,不要局限于英语,这样才能获取更准确的知识。<br />希望我的书评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这本书本来就是非常经典的一部, 我曾在2年前读过英文版, 但是这次回国能看到翻译的那么好的中文版实在是太高兴了。 应该说翻译者不但英文水平很出色, 能够把作品翻得准确而又富有文采, 最重要的是对这段历史本身以及背景有着极深的了解, 包括当时欧洲纷繁复杂的政治关系, 人文背景, 贵族生活等等。

对前面有些人认为的“弗里德里希大帝”译作“弗里德里希大王”这个问题, 恰恰证明作者的功底深厚, 因为当时普鲁士是王国“Prussian of Kingdom"不是帝国, 所以"Frederick the Great"译作”弗里德里希大帝“是不对的, 在当时欧洲, 帝国, 王国, 选帝侯是有明显分界的, 比如英国很长一段时间是王国, 所以才是”无地王“, ”乔治国王“,一直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才由于得到了印度皇冠才称为女皇。 而沙皇俄国很早就是帝国时代, 所以无论是”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或者是叶卡捷琳娜大帝都是对的。 而弗里德里希二世自从他父亲手中接过普鲁士王国的王冠到其死亡, 普鲁士都是王国, 普鲁士一直到德意志帝国时代霍亨佐伦家族才登上帝位, 那已经是1870年的事情了。

作者对拿破仑的失败的分析很深刻,之前从来没见到这么细致深入的分析。一些观点如下:拿破仑并不是在1812年之后就没戏了,1813年的战争是非常重要的。拿破仑的失败远远不是冬将军那么简单。拿破仑在战略、骑兵、后勤多个方面输给了大陆上的主要对手俄国,最终失败。
不过这么厚一本硬皮书,拿着有点提心吊胆总怕散了架。开本大一点,弄成软皮的就好了。

喜欢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 1807-1814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