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网络小说 >

2017-06-26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小说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去商家看看
去商家看看

蛙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在艺术上极大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

网友对蛙的评论

明显抢印出来的书,质量不是一般的差!!

差评! 印刷质量很差也就算了,中间还缺30页

(转贴)蛙声十里,声声惊人
莫言长篇新作《蛙》里的“蛙”,紧紧绾联着那个“娃”。蛙有着旺盛的生殖能力,犹如过去一个时期的民间。在提倡有人有世界的时代,“蛙声”随处可听可闻,忽然,同样因为某个自上而下的声音,嘹亮的啼哭戛然而止。由此,莫言反映计划生育的长篇新作《蛙》犹如一幅笔触刚硬而又不乏温柔的油画徐徐展开。
莫言的写作——尤其是长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泥沙俱下的,莫言在看似无节制的语言狂欢背后,隐藏着的机巧构思有时就被这一评价遮掩了。《蛙》这部长篇让我再次享受到莫言烹制的语言盛宴时,还让我品味到,莫言在结构小说方面的缜密心思。一方面,是外部的机巧,主要是对小说文体的进一步探索。在《檀香刑》中,莫言引入了高密东北乡的茂腔,还引入了分角色叙述的方法,在这一部《蛙》中,莫言并未停止探索的步子,总体来说,整部小说就是五封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其原型或许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信,以及这五封信引出的五段小说,此外,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竟然是一部戏剧。虽然,剧中人还是小说前四部分的人,故事也还是那个故事,但仔细一看,无论是人还是事,又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信件、小说、剧本构成了有趣的“互文”关系,丰富了小说人物的面目,也增强了小说内部的张力。另一方面,是内部的机巧。莫言让整部小说的矛盾围绕着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两个字发展。“蛙”和“娃”这两个字的纠缠构成了整部小说最重要的"rest":"意义内核。<br />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br />这是姑姑对“我”说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莫言让小说最主要的人物“姑姑”解释了“蛙”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br />仅仅如此,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蛙”和“娃”的联系多少会显得牵强。莫言还通过其他许多情节、细节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联系。<br />为了计划生育将无数“娃”阻挡在人世大门之外的姑姑,在宣布退休那晚喝醉了,回家路上,误入一片洼地,被无数青蛙包围、袭击。这时候,蛙和娃,通过姑姑的幻觉,打通了内部联系。<br />在第五部剧本的第二幕,堪称整部小说最为诡奇的部分,在这部分里,姑姑“在那些悬挂的孩子之间,用轻盈的步伐来回穿行着,宛如一条鱼在水中轻快地游动。她一边穿行,一边用巴掌拍打着那些婴儿的屁股。”那些悬挂着的婴儿正是出自郝大手之手。姑姑试图以这样的行动来进行自我救赎。可是,那些“蛙”,或者说“娃”,并未放过姑姑。<br />“蛙”和“娃”在小说中还有许许多多关联,比如,大门前放置着巨大牛蛙塑像的牛蛙养殖场,干的却是替人借腹生“娃”的勾当。除此之外,和“蛙”相关的意象总是有意无意地出现在文本中,比如叙述者“我”的笔名是蝌蚪,比如县里的文学刊物名字叫“蛙鸣”。很难说这些细节有着多少微言大义,但它们确实共同构成了文本的背景:众蛙喧哗。<br />《蛙》最主要的人物是莫言曾在多部作品中提及的乡村医生姑姑。姑姑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她为此耗费体力和心机,强制有了小孩的男人结扎,“搜捕”生过小孩又怀孕了的女人,王仁美、王胆,都因她而死,但姑姑也是一名妇科医生,有着医生的良知和本能。————。如前文所说,姑姑晚年试图自救,但是,如果以为莫言玩的是“罪与罚”式的犯错和救赎的路子,那就错了。晚年的姑姑在努力寻求自我良心安宁的同时,对孩子的态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为了蝌蚪有一个孩子,不惜谎称陈眉生下的孩子是蝌蚪的妻子小狮子生的。这让姑姑的形象变得格外复杂。我阅读的感觉是,在《蛙》里有着三个“姑姑”,一个是蝌蚪给杉谷义人信件里提到的现实中的姑姑,一个是小说里的姑姑,还有一个是小说末尾剧本里的姑姑。三个姑姑有重复,有不同,彼此的面孔交织着,呈现出当下文学世界里一个极其醒目的“姑姑”形象。<br />行文至此,我才恍然觉出自己的挂一漏万,面对《蛙》,要说的话太多,一旦说出,反倒遮蔽了许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莫言的高明之处:既是莫言,也就让你无法言说。这部情节不算复杂,但构思精巧的作品,让我再次感到了阅读莫言的快乐。多说无益,不如用莫言自己的话来概括我对这部小说的最强烈读感受吧,那就是小说的最后一句:“犹如喷泉!”"

太过分了,买来的书背后粘有口香糖。。恶心死我了!

经历过计划生育的人都应该看看.
也许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哟.值得品读.

不同版本出版社的评论都是这几个,怎么用来参考。卓越你要不要认真点,不要这么乱来。。。

满怀希望地拿到这本书,结果才看到22页就没法看了,装订混乱,直接蹦到了119页,再往后翻翻,也就找到了第59页,中间缺失30多页,真是对不起作者这么好看的书啊。

和同学一起买的,一共4本,想收藏这本书的,原以为这个价,在亚马逊就一定会是正版,结果气愤了,有2本印刷问题,好几页颜色不均!!若是正版,出厂前或包装时就不能检查一下吗?若是盗版就应该诚实标明。

《蛙》慕名而购买,但显然此书不能成为获诺奖的理由。首先此书是采用书信的形式与好友交流,从中叙述故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毋须拘泥于小说的时间轴可以东一句,西一句,跨时代地叙事描写。但这样做也使得作品缺乏代入感,完全站在无关痛痒的旁观者角度,书中无论如何大喜大悲都不能感动读者。同样书里的心理和细节描写也不是很足,人物不是特别鲜明感人。其次,书里的主角姑姑有人格分裂,她有时是脑残死忠党,有时又是心机明白人,有时铁面阎王,有时温柔善感,总之她自相矛盾地不像人。最后书里的主角和书本身对这种种悲剧,种种荒唐缺乏反思,没有对生命和人类理性的尊重。评分:2星,不值得购买。

有点小反动,对于人性的描写相当犀利,让我有冲动把莫言的书都读一遍~建议独生子女们都读一读,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该政策下的牺牲品

喜欢蛙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