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少儿 > 童话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

2012-06-2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 去商家看看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 去商家看看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页码:4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802322235/9787802322233
·条形码:97878023222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好成语,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的成语,编成《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力求内容更广泛、更准确、更精练,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中华成语故事大全》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编辑推荐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内容包括:文化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
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成语、读懂成语、掌握成语,就必须寻根溯源。只有掌握了这些成语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才能深刻理解中华语言文化的伟大魅力和辉煌价值。
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智慧,蕴藏着浑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目录
A
哀毁骨立
哀鸿遍野
哀梨蒸食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安居乐业
安如泰山
安然无恙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箭伤人
暗渡陈仓
暗送秋波

B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
拔苗助长
拔山举鼎
拔帜易帜
白驹过隙
白头如新
白鱼入舟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
百川归海
百感交集
百闻不如
百折不挠
白面书生
班荆道故
暴虎冯河
抱薪救火
班门弄斧
半途而废
半老徐娘
伯乐相马
杯弓蛇影
杯水车薪
背水一战
背道而驰
必恭必敬
鞭长莫及
标新立异
别开生面
别有天地
别无长物
宾至如归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兵贵神速
冰山难靠
病人膏肓
博而不精
博士买驴
捕风捉影
髀肉复生
抱残守缺
筚路褴褛
逼上梁山
波澜老成
不辨菽麦
不逞之徒
不耻下问
不打不相识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栗
不合时宜
不拘一格
不可救药
不可多得
不自量力
不堪回首
不可同日而语
不远千里
不伦不类
不名一钱
不求甚解
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识时务
不贪为宝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因人热
不遗余力
不翼而飞
不知所云
不足为外人道
不学无术
不食周粟
不得要领
卜昼卜夜

C
才高八斗
豺狼当道
残杯冷炙
沧海桑田
草船借箭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乘风破浪
乘兴而来
乘人之危
乘龙快婿
程门立雪
超群绝伦
长驱直人
长袖善舞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城狐社鼠
城下之盟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诚惶诚恐
重蹈覆辙
惩羹吹齑
惩前毖后
赤膊上阵
痴人说梦
魑魅魍魉
差强人意
出尔反尔
出奇制胜
出人头地
出类拔萃
出言不逊
唇亡齿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善如流
从容不迫
楚材晋用
初出茅庐
寸草春晖
寸木岑楼

D
打草惊蛇
大笔如椽
大材小用
大腹便便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大公无私
大声疾呼
大放厥词
大喜过望
大义灭亲
箪食壶浆
箪食瓢饮
当局者迷
当务之急
党同伐异
呆若木鸡
倒行逆施
倒屣相迎
倒持泰阿
盗亦有道
道不拾遗
道听途说
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得心应手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得鱼忘筌
德高望重
雕虫小技
东窗事发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点石成金
董狐之笔
滴水穿石
鼎足而立
斗粟尺布
杜口裹足
对牛弹琴
独当一面
多多益善
多难兴邦
多行不义必自毙
咄咄怪事

E
恶贯满盈
耳闻不如目见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F
罚不当罪
发蒙振落
发奸摘伏
返老还童
方寸已乱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飞短流长
飞蛾扑火
飞将数奇
飞鸟惊蛇
废寝忘食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奋不顾身
风吹草动
风声鹤唳
风雨同舟
风马牛不相及
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妇人之仁
赴汤蹈火
覆水难收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G
盖世之才
改过自新
改弦更张
肝脑涂地
感恩图报
刚愎自用
高枕无忧
高朋满座
高山流水
高屋建瓴
高阳酒徒
割席绝交
割鸡焉用牛刀
各得其所
各自为政
狗尾续貂
诟如不闻
顾曲周郎
孤注一掷
瓜代有期
瓜田李下
刮目相看
挂羊头卖狗肉
管鲍之交
过河拆桥
归马放牛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序言 成语,是指汉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词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智惹,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形象生动、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汉语成语不是凭空产生的。追根溯源,它们无不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的成语词汇也经过了数千年、数百年的发轫、发展和变化,直至最后成型。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成语、读懂成语、掌握成语,就必须寻根溯源。只有掌握了这些成语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才能深刻理解中华语言文化的伟大魅力和辉煌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产生的背景和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好成语,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的成语,编成《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力求内容更广泛、更准确、更精练,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
本书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丰富,又经过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时至今日,对于成语故事的出处难免有见人见智的情况发生,个别成语的出处也难免以讹传讹。为了使本书更加完善、准确和丰富,我们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文摘 A
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词义:原意是慢慢地行走。就当做坐车。比喻安于普通生活。不贪求额外的享受。
战国时,齐宣王听说有一位叫颜斶(chu)的名士,便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快走过来!”
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你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便喝斥他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能叫大王过来呢?”
颜斶正色道:“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为好。”
齐宣王忍耐用不住了,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你这样的士人尊贵?”
颜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敢在名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yi)。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却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
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
没想到,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
……
后记 成语,是指汉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词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智惹,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形象生动、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汉语成语不是凭空产生的。追根溯源,它们无不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的成语词汇也经过了数千年、数百年的发轫、发展和变化,直至最后成型。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成语、读懂成语、掌握成语,就必须寻根溯源。只有掌握了这些成语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才能深刻理解中华语言文化的伟大魅力和辉煌价值。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产生的背景和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好成语,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成语中精选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的成语,编成《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力求内容更广泛、更准确、更精练,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
本书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丰富,又经过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时至今日,对于成语故事的出处难免有见人见智的情况发生,个别成语的出处也难免以讹传讹。为了使本书更加完善、准确和丰富,我们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热点排行